![]() |
|
|||
天津北方網訊:晚上6點半,57歲的王廣山匆匆吃完飯,擦把嘴,抄起自己的“傢伙”便急匆匆地趕去薊縣文化局,參加薊州樂隊的合奏演練,準備在一個月後舉辦的“薊縣新年音樂會”上演出。
7點整,文化局的排練大廳,30多名樂隊成員在退休職工高廣柱的指揮下,認真演練民樂合奏《漁陽歡歌》。雖然天氣寒冷,但隊員們的額頭上還是沁出了汗珠,他們神情專注,一絲不苟。
作爲樂隊的一名元老成員,王廣山和樂隊的老夥計們在一起活動是一天中最興奮的時刻。“要是哪天不能來,就覺得渾身難受。”王廣山說。樂隊發起人之一王金鵬介紹說,薊州樂隊成立於2001年,現有32名成員,大多是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在職幹部和退休職工,平均年齡超過50歲。談起與樂隊的緣分,李秉波夫婦感慨頗多。8年前,63歲的李秉波在府君山廣場第一次看見樂隊表演,看着這羣年歲和自己差不多的快樂老人,聽着耳熟能詳的旋律,老李一下子邁不開步了。從此,退休後一直“無所事事”的老李找到了新歸宿。
文化的自覺根植於內心,一旦釋放出來,這種力量難以想象。“樂隊剛組建的時候,大家水平相當業餘,有的連簡譜都認不好。”提起樂隊成立之初,樂隊成員劉光輝感受頗深,“但是這麼多年了,大家都一直特別執著,特別有激情,憑着對音樂的那份愛,我們自己掏錢買樂器和服裝,認真練習,現在,人人成了多面手,民族、西洋樂器都會幾樣。”
近年來,薊縣縣委、縣政府對文化建設高度重視,制定了很多鼓勵措施扶持羣衆文化建設。在資金、場地等方面得到政府部門大力支持之後,薊州樂隊的發展很快從小到大,從單純的民樂演奏到民族、西洋“雙管齊下”,他們還創作出《獨樂觀音》、《漁陽歡歌》、《漁陽進行曲》等富有地方特色、羣衆喜聞樂見的曲目數十篇。在提高演奏技藝、陶冶自身情操的同時,樂隊也爲薊縣城鄉的基層羣衆送去了豐富的精神食糧。每到旅遊季節,30多名樂隊成員分成幾個小分隊,到景區、進農家院義務演出,遊客們在遊山玩水的同時,還能欣賞到高雅音樂,成了當地一景。
10年來,薊州樂隊深入到景區、農家院、學校、社區等爲羣衆進行義務演出600多場,他們還連續8年參加縣裏的春節聯歡會,連續4年組織參演薊縣新年音樂會,先後3次爲日本友好訪問團進行表演,圓滿完成重要慶典迎賓任務155場次……本報記者 杜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