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國青年報近日刊發了一張照片《“最負重”的辦公室》。照片攝於福建長樂某村,一間辦公室門上掛了8個職能牌子和一個僅有3人名字的“去向牌”。人們議論紛紛:一是爲村幹部一身多職、有工作效率而高興;二是擔心,會不會把村幹部累趴下;三是懷疑,這麼多的事,3個人幹得完嗎?據記者瞭解,這種現象在基層很是普遍。
現在筆者把照片上顯示的8個職能牌子照錄一下,分別是:警務室、綜治服務站、創建平安村居辦公室、治保會、安全辦公室、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站、調解會、綜治信訪維穩工作站。一個小小的村辦公室,只有3人,竟身兼8種職能,只能有兩種情況:或是基層工作非常非常的高效,或是非常非常的形式。到底是哪種情形,相信公衆心知肚明。
老百姓有句話說,上邊千根線,下邊一根針。這話得從兩方面辯證地來看。一方面,這說明了基層工作的重要性。因爲基層是一切路線方針政策的最後落腳點,任何工作不落實在基層,那隻會是空話。所以上面千根線的重要性,都需要靠下邊的這一根針的工作來體現。另一方面,也說出了基層工作的繁雜性。上面任何一個“口”的工作,都對着基層。實際上對基層來說,上面的各路神仙誰也得罪不起,誰的吩咐也不能不聽。特別是當上級很多時,讓基層在實際工作中可能有種應付不過來的感覺,那麼如何聽從、如何應對呢?掛牌子或許就是一個較好的辦法。於是掛上了。至於這些牌子是否真能起到工作上的實效,那是後話,另當別論,首要的是先有了牌子,就對上級佈置的工作有了交待。
但是這裏面會存在一種情況,當上級可能是分屬不同的政府機構,可能會在職權和分工上有較大差異,甚至比如說,有的具有監督職能,有的屬於被監督對象,那麼在基層如何體現呢?當他們都在基層同一個辦公室掛上牌子後,是誰監督誰?在一個辦公室裏,或者在一個工作人員身上如何同時體現這兩種不同的行政職能?
然而這不是一個小小的基層村子所能左右的事情。別說八個職能的牌子,就是再多倆,也只能一樣照掛不誤。(作者:馮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