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全市開展“天津精神”提煉總結活動一週來,如何凝練出一條鮮活精確的表述語已成爲全市熱議的焦點話題,5日上午,一場匯聚了本市哲學、歷史等社會科學各領域專家學者的“天津精神”大討論在市社聯舉行。貫通古今、個性鮮明、傳揚激勵等成爲一致公認的“天津精神”應具備的特點。
“不僅要反映今天的現實,還要展現今天取得成就的由來,充分體現出天津地區的歷史文化特色”,在談到“天津精神”的表述原則時,天津市教科院黨委書記、教授、博導榮長海認爲表述語應體現出歷史與現實的貫通,展現出“天津精神”一脈傳承的連貫,“不僅經得起歷史的推敲,更要經受現實的考驗以及未來的展望”。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原院長、教授、博導陳志強認爲,天津經濟的騰飛,濱海新區的迅速崛起,都是提煉“天津精神”的肥沃土壤和源泉,一定要體現出天津人民在近幾年參與社會變革、創造物質和精神財富時幹事創業、開拓超越的幹勁和不怕艱苦、勇於擔當的品格。
在討論會上,如何讓“天津精神”能夠投射出濃濃的“天津味兒”也是大家關注的重中之重。與會專家認爲,表述語不僅要做到讓天津百姓認同、在天津的外地人認同,更要讓全國甚至國際上都認同。根據天津財經大學現代經濟管理研究院副院長、教授陳曼娜的統計,目前全國已經有5個省、54個城市提煉總結了精神表述語,其中不乏許多雷同、相似之處,爲此“天津精神”應避免同質化,真正貫穿天津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做到“外顯氣質”、“內顯靈魂”。天津師範大學歷史學院院長、教授、博導侯建新還提出了“不必刻意避諱辭藻的重複,只要能真正彰顯出天津人的氣質就可以。”(記者谷菲)
社科專家學者觀點輯錄
“天津精神”應當是天津人一般精神狀態的描述,能夠表現在每個天津人身上,比如天津人面對時代賦予的使命和機遇,不怕艱難、埋頭苦幹的“堅韌實幹”和力行前列的“勇於擔當”,比如天津人不失現代氣息卻又淳樸務實的“守望互助”。
榮長海天津市教科院黨委書記、教授、博導
天津這座城市有三個要素特別突出,在天津和天津人的性格氣質上也都與這三個要素密切相關。“天津精神”的特質應包括“水”的堅韌所培育的樸實圓通;“海”的包容所歷練的開放吸納、幽默善良;“商”的開拓所鍛造出的前衛求變、改革創新等。
史瑞傑天津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教授、博導
一個人的文化追求首先不是做給別人看的,因此城市精神首先也應是對內的而不是對外的,“天津精神”的凝練是全體天津人的靈魂塑造和營養,一定要注重自身提升,不僅要注重總結和凝練,還要有利於踐行“天津精神”的配套措施和具體對策。
魏胤亭天津商業大學原副校長、教授、博導
天津近幾年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天津精神”不僅是天津人民創造歷史的經驗總結,更是當前天津市各行各業各種先進思想的共性、精華的總結,能體現出國家給予天津的好方針、好政策指導下所取得的發展成果,和天津人在這期間好義、勇於奉獻、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
宗文舉天津大學社會科學與外國語學院原院長、教授、博導
“天津精神”包括很多層面,更是體現在諸多方面,如一個“幹事創業”就可以體現在“女排精神”、“濱海速度”等等各個方面,因此在總結提煉時,一定要注意提煉出各層面共性的精神,並儘量選用個性、精確地表述語來表達和闡述。“允公、篤行、拼搏、超越”都是天津人精神的重要表現。
王之望天津社科院文學所原所長、首席專家、研究員
提煉總結出的共性應該最能體現出天津人的風貌,特別是在全國看來一定要有“天津味兒”。“天津精神”應該包含歷史因素,又要有着引領未來的因素。
李超元天津社科院哲學所研究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