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爲進一步加速涉外經濟體制改革,新區按照國務院批覆的《天津北方國際航運中心核心功能區建設方案》,結合《天津濱海新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第二個三年實施計劃(2011-2013)》和建設北方國際航運中心核心功能區的創新試點政策,出臺了《東疆保稅港區綜合配套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目前,該《方案》正在積極推進中。
記者瞭解到,《方案》出臺後,東疆在租賃業務、國際稅收、航運金融等方面已經取得了階段性進展。未來,新區將繼續深化涉外經濟體制改革,加快開展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區的改革探索,加速北方國際航運中心核心功能區建設。
先行先試 租賃業突破多
在國務院賦予的租賃業務政策創新試點的支持下,企業在東疆設立項目子公司開展飛機租賃業務可享受進口環節增值稅等優惠,讓衆多國內外租賃企業聚焦東疆。截至目前,東疆保稅港區已註冊租賃類企業租賃企業163家,其中單機公司109家,單船公司33家,小總部公司14家,特殊項目公司7家。這些租賃企業已經在東疆完成了飛機租賃業務49架,船舶24艘,飛機發動機2臺,吸附效應顯著。
吸引大量的單機單船公司落戶爲東疆打造國內最大的飛機租賃聚集地奠定了堅實基礎,而在《方案》的助推下,東疆飛機租賃業務也不斷創新突破。山東航空一架波音737-800型飛機和中國郵政四架波音737-400F於日前在天津機場通關,東疆成功實現了海外飛機租賃公司在中國開展飛機租賃業務的“第一單”和內資租賃公司借用境外商業貸款購買飛機“第一單”的突破,而它們開展的飛機租賃業務也享受到了進口環節增值稅的優惠。
“中租現在已擁有12架飛機,而未來計劃發展到100架飛機,急需在國內尋找一個適合的平臺,東疆有着很好的國家政策支持,是我們最優選擇。”中國飛機租賃有限公司總裁潘浩文信心十足,在他看來,無論是人力資本還是政府管理,東疆已經和國際接軌,對於在這裏的發展前景他十分看好。
接軌國際 稅收優惠穩步推進
稅收與國際接軌也是涉外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據東疆保稅港區管委會負責人介紹,8月下旬,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佈了《關於天津北方國際航運中心核心功能區營業稅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東疆註冊企業從事部分航運、物流和保險業務取得的收入免徵營業稅,這也標誌着《方案》已進入實際操作階段。
據瞭解,在《通知》下發後,濱海新區中心支庫開闢了退稅綠色通道助力東疆發展。中心支庫日前收到了新區地方稅務局送交的涉及東疆保稅港區內航運等行業的15家企業營業稅及相關附稅減免退稅業務。中心支庫針對該類退稅開闢了服務綠色通道,即按照《通知》的規定,第一時間對退稅進行審覈,在確保政策性與合規性無誤的前提下,及時爲新區地稅局辦理了共計90筆、752萬餘元的資金退付。這也是《通知》下發後的首批退稅。
此外,在《方案》中,東疆又在國家政策支持下,針對國際商品市場出臺了進一步建設扶持措施,進一步提升保稅展示交易功能,聚集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加快使東疆國際商品交易市場成爲對接國際、國內兩大市場的重要橋樑。在新政出臺後,東疆北方國際航運交易所、東疆艾威房車交易市場等紛紛於近日在東疆揭牌。截至目前,船舶、航運、紅酒、工程機械、乳品、凍品、貴稀金屬等15家交易市場主體企業在東疆註冊。同時通過交易市場平臺聚集了一批國際貿易、物流配送等市場類配套項目共計16個。
航運金融服務創新
“從去年開始,一些大型租賃機構開始在東疆開展離岸租賃船舶業務,同時天津口岸也是全國最大的汽車進出口市場,在其業務中,有近十分之一的爲汽車國際轉口業務,離岸業務需求持續增長,這塊市場空間極具潛力。”東疆保稅港區管委會政策研究室主任兼財政局局長張忠東說,在《方案》出臺後,東疆重點爲在東疆註冊、有離岸業務需求的企業開設了離岸賬戶深入服務,在相關監管政策支持下,簡化離岸賬戶審批流程。目前,招商銀行已經在東疆開設了離岸金融業務,並與東疆航運交易市場有限公司、東疆航運有限公司和中際船舶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合作方將在“離在岸結算及貿易融資服務”、“離在岸綜合授信業務”、“離在岸聯動特色服務”和“全球現金集中管理服務”幾個方面展開合作,爲企業發展搭建良好的航運離岸金融平臺。
此外,在其他金融領域,東疆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如吸引了燕山航空租賃產業基金落戶,同時百威、銳石等多支私募基金項目,也正在積極籌措資金,航運產業基金已在東疆實現初步聚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