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薩科齊無視卡梅倫,後者拍肩膀掩飾 |
據報道,歐盟峰會當地時間9日在布魯塞爾落下帷幕。德國和法國會前希望修改《裡斯本條約》以加強歐盟27國財政監管的目標,因為英國強烈反對最終未能實現。
歐盟各國意識到,歐債危機愈演愈烈的原因在於歐盟於推動貨幣一體化的同時,在財政規范上對成員國缺乏有效的約束。本次峰會最關鍵的議題就是各國能否就加強財政紀律達成一致。由於擔心接受統一的財政赤字監管將損失英國政府在本國預算上的主導權,英國首相卡梅倫對建立覆蓋歐盟27個成員國的財政紀律協議持懷疑態度,他提出讓英國不受協議約束等條件又被法國總統薩科齊拒絕。因此在這次峰會上,卡梅倫最終投下否決票,這意味著接受紀律協議歸屬的國家數量將肯定要比27國少。
英國在峰會上的立場讓德法和其它歐洲國家非常惱火。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歐盟高官私下裡說:“這項決定將讓英國付出慘重的代價,他們惹惱了每一個人。”法國《世界報》的標題是《歐盟27國時代結束》,德國《明鏡周刊》則直接用了《英國,再見!》
德國總理默克爾稱,接受統一的財政赤字約束是實現歐盟財政穩定的關鍵性突破,也是讓危機成為一個新時代開始的機會。“但我覺得戴維·卡梅倫甚至根本沒有來這裡跟我們一起開會。”薩科齊在跟卡梅倫會面後評論說,英首相在其他歐洲國家絞盡腦汁救歐洲的時候“提出不相關和不可接受的要求”,暗示不在歐元區內的英國“隔岸觀火”,試圖獨善其身。
9日在會場還發生了薩科齊裝作沒看見卡梅倫、拒絕跟其握手的插曲。當時薩科齊剛步入會場,卡梅倫正迎面走來,然而,薩科齊好像完全沒看到近在咫尺的大活人,而是迅速側身,朝在他右邊的某個人揮揮手,巧妙地避開了卡梅倫伸出來的手。卡梅倫訕訕地笑了笑,但也機智地輕輕拍了拍薩科齊的肩膀,以掩飾自己的尷尬。
不過,雖然不受歐洲領導人的待見,但卡梅倫的強硬得到了本國媒體的贊揚。英國《每日郵報》評論說,這是歷史上英國首相第一次對歐洲條約說不,也是卡梅倫上臺後做出的最重大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