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吳亞東劉百軍楊軼
“如果沒有小吃培訓班嚴格培訓,再加上創業貼息貸款,我的飯店就開不起來,更不會有現在的好生意。”當《法制日報》記者找到福建省沙縣高砂鎮衝厚村的社區矯正人員胡某時,他正忙着調配小吃配料,準備發到他在湖南耒陽入股的一家“沙縣小吃”店。
今年8月份,胡某被判緩刑一年半後,被沙縣司法局接收爲社區矯正對象,接着參加了小吃技能培訓班,培訓一結束,他就在小吃文化城辦起了飯店,憑着營業執照找人擔保,申請到5萬塊創業貼息貸款,紅紅火火做起了小吃生意。
據統計,僅2009年以來,沙縣外出謀生的188名刑釋解教人員中就有167名成功創業,參加過“沙縣小吃”創業的刑釋解教人員重新犯罪率爲零。
“長期以來,刑釋解教和社區矯正人員的迴歸之路就不是一條坦途,一沒便捷實用的創業信息,二無可供創業的技術技能,三無優惠可靠的啓動資金,要創業致富,難啊!”沙縣司法局社區矯正股股長葉瑾介紹說。
面對這一難題,沙縣從自身發達的小吃產業鏈出發,創造性地採用“1+8”小吃創業培訓模式解決刑釋解教和社區矯正人員的創業難問題。
據沙縣司法局局長樑東宇介紹,“1+8”創業模式中的“1”指的是有創業意願的刑釋解教和社區矯正人員,“8”指的是依託政府推動、部門聯動、政策助動、典型帶動、市場開發、培訓指導、資金扶持、後續保障等八個服務支撐體系,來營造創業氛圍,優化創業環境,推動刑釋解教和社區矯正人員的創業。
“沙縣小吃業領導小組辦公室每年面向刑釋解教和社區矯正人員提供50個免費小吃技能培訓名額,縣司法局審覈後,將名單送給縣小吃辦。”“沙縣小吃辦”主任鄭興景說。在沙縣小吃辦舉辦的小吃技能培訓中,授課老師對這些特殊學員實施一對一輔導,每天點名兩次,凡缺課3次者,一律不發給結業證書,取消技能等級鑑定資格。
社區矯正人員培訓合格後,不僅頒發結業證,而且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按學員培訓層次分別發給初級、中級或高級技師證書,由沙縣小吃同業公會發給沙縣小吃同業公會會員證和沙縣小吃註冊商標準用證,同時小吃同業公會還定期向矯正人員免費提供各地沙縣小吃店轉租、盤店等創業訊息。
如果這些人員中已開起小吃店的,憑營業執照以業主聯保或信譽擔保等形式,可以向金融部門申請5萬至8萬元的小額創業貸款,由沙縣縣財政按銀行基準利率免費貼息兩年。兩年後如果需要繼續擴大生產經營的,還能延續貼息兩年。
“更爲重要的是,經過培訓合格並加入沙縣小吃同業公會的刑釋解教和社區矯正人員,本地勞動保障部門視其爲企業職工,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申請辦理養老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等,享受企業職工社會保障待遇。徹底解決了這些人創業致富的後顧之憂。”樑東宇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