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企業文化是企業最重要的無形資產,是推動企業持續成長、高速運轉的強大精神力量,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擴張力。冀中能源作為河北省有重要影響力的國有企業,三年多來,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國資委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全體員工的不懈奮斗,發展到擁有華北制藥、峰峰集團、冀中能源股份、河北航空集團等11家子公司,資產總額超1160億元,煤炭產量超1億噸,年銷售收入超2000億元的大型企業集團。可以說是先進的企業文化為冀中能源不斷創造歷史提供了原動力。冀中能源在創造財富、服務社會、造福員工、做強做大中逐步構建起具有企業自身特色的聚和文化,促進了企業的大融合、大發展、大跨越,2011年,成立僅三年的冀中能源進入世界500強,排名第458位。
先進的企業文化能決定一個企業的命運
冀中能源歷經六次跨地域、跨行業、跨所有制重組擴張,其勢波瀾壯闊,其形波瀾不驚,其效聚變倍增,就在於重視企業文化,注重文化融合,建樹先進文化,使之成為企業發展之魂。
冀中能源在重組之初,有全國特困煤炭企業36家中的4家。重組之後,天沒變、地沒變、人沒變,然而精神面貌變了,體制機制變了,企業效益變了。邯礦、井礦、張礦等由『窮困潦倒、瀕臨破產』變得『底氣十足、生機勃勃』;康保、長城、涿鹿等礦由『騾子拉煤』的『縣大隊』變為『綜采綜放』的『正規軍』;峰峰、股份等骨乾煤業子公司的資源儲備從『在原地打轉轉』到『走出去畫圈圈』,資源版圖擴展到山西、內蒙古和新疆等地,儲量達260億噸。重組大型國企華藥,隊伍沒動,動了一些『老習慣』;人員不換,換了一股『精、氣、神』,就從虧損幾個億迅速變為盈利幾個億。組建河北航空,建設航空城,產業單元由『黑』到『白』再到『藍』,創造了河北航空新紀元。三年多來,冀中能源企業資產從400億元增加到1160億元,銷售收入從400億元增加到2000億元以上,煤炭生產能力從3500萬噸增加到1億噸。主要經濟指標都實現了成倍增長,特別是銷售收入,提前5年實現2015年奮斗目標,提前5年進入世界500強。冀中能源所屬企業為什麼都能大發展,這是因為『不斷創造歷史』的核心價值觀,『敢為人先、奮發圖強』的企業精神,始終牢記在冀中能源人的心中。
優秀的企業文化有用之不竭的活水源泉
企業文化是企業與生俱來的伴生物,有企業就有企業文化,什麼樣的企業基因決定了什麼樣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的底蘊深處,必有它獨特的脈絡和精神源泉。
其一,企業文化必須著力踐行當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當今中國人的靈魂旗幟,如何讓靈魂旗幟在企業落地生花,冀中能源提煉了『不斷創造歷史』的核心價值觀,『挺進世界500強』的奮斗目標,『奉獻優質產品、創造幸福生活』的企業使命等9條內容為載體的冀中能源核心價值體系,打造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企業版』,更貼近企業實際,貼近員工需求,廣大員工學習踐行起來,普遍覺得好記、好用,管用、頂用,使得當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企業實現了具體化。
其二,集團文化必須充分吸收所屬成員企業的豐富積淀。有人說,煤炭企業的文化積淀就如同煤層一樣深厚。冀中能源聯合組建之前的邢礦、邯礦都有幾十年的發展歷史,後來聯合重組的井陘礦務局、峰峰集團更是具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華北制藥也有50多年的歷史。這些企業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積淀了許多優秀的文化。煤炭企業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特別能戰斗的文化品格,華北制藥的至真、至美、至善的文化追求,航空、裝備精益、精細的文化特質,都是冀中能源企業文化建設的深厚沃土。
其三,企業文化必須體現出領軍團隊的鮮明印記。企業文化核心理念往往是企業家團隊思想的濃縮。『怎麼乾』源於『怎麼想』,冀中能源領導團隊以『想乾事、乾成事、乾大事』的事業觀,以『雷厲風行、執行到位』的工作作風,給員工做出了表率。華藥的新頭孢項目、新制劑項目,本是兩年多的工程量,我們均用了一年就完成投產;組建河北航空集團、河北航空公司僅用了117天就順利完成,以實實在在的工作、只爭朝夕的精神和付出詮釋了『不斷創造歷史』的『興軍之魂』。可以說9條核心理念是冀中能源領導團隊的集體智慧,也集中體現了這班人敢於亮劍、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豪邁情懷。
其四,企業文化必須是全體員工實現價值最大化的文化。清華的一位教授說:什麼是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就是把社會人轉化為企業人。最近他又說:什麼是企業人?企業人就是全身心投入到企業的人,真正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冀中能源以『乾好本職就是人纔』的人纔觀,把人人都看做人纔,把人人都當人纔培養,把人人都力爭培養成纔。每年招聘上千名大學生、研究生,通過幾年鍛煉,就變為了企業管理專家、技術專家;每個煤礦都使用一定數量的農民工,通過培訓、實踐和激勵,也都成了產業工人。在冀中能源,乾好本職就是人纔,對人纔,有位子給位子,沒位子給待遇,有特殊能力、有特別貢獻,你的收入可以超過董事長、總經理。企業發展,員工幸福。道理就這樣簡單,當全體員工實現了價值最大化,企業也就自然而然的實現了價值最大化。冀中能源三年進入世界500強就是最好的例子。
我們認為,具有普遍意義的企業文化同時應該具有以下幾個特點:源遠流長、獨樹一幟、形神兼備、落地生根、穿越時空、創造歷史。
成熟的企業文化是企業必須堅持的性格
在市場經濟中,許多人只看見資本這一只『看不見的手』,而往往忽視了企業文化這另一只『看不見的手』。常常一手重,一手輕;一手硬,一手軟;一手實,一手虛。企業集團中的企業之間,通過聯合重組、並購控股、參股合作等方式聯接在一起,其中資本是基本紐帶。然而,大量的事實表明,沒有文化的融合、再造,只能是形聚神散、集而不團。文化的融合離不開文化的建設,文化的建設離不開個性化的原則。
首先,集團文化要在整合中融合,既不神化,又不俗化。
冀中能源重組至今,有11個子公司,是典型的重組型企業集團,各子公司出身不同、背景各異、產業多元。面對這些,冀中能源把自身的文化建設定位在集團文化,在集團文化的建設方面進行不斷的思考和實踐。在企業文化建設上,沒有故作深奧,也不人雲亦雲,而是把握集團、子公司、礦廠三個層面的實際,結合組建方式、管控模式、發展戰略、願景使命進行定位思考,歸納提煉出冀中能源的聚和文化。『聚和文化』的核心元素是『聚、大、搏、強、和』。冀中能源是『生於聚、基於大、贏於搏、志於強、興於和』,聚是基礎,大是境界,搏是精神,強是目的,和是根本。
其次,集團文化要在融合中創新,既統一規范,又各具特色。
針對集團文化建設,國內學術界對大集團該統一什麼,不統一什麼,搞兩統一、三統一,還是幾統一,尚未形成共識。冀中能源企業文化建設搞了兩個統一,一是規范統一了冀中能源核心價值體系,二是規范統一了冀中能源視覺識別系統,提出了『一主多優、和而不同』的獨家觀點。這樣做,既考慮到子公司企業文化和母公司企業文化的統一性、整體性,又兼顧到子公司文化的獨特性和多樣性,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文化衝突,促進了文化融合。
實踐中,我們還大力推進子文化建設,實現文化的落地與深植。冀中能源峰峰集團打造的『峰峰文化』,提昇了精細化管理水平;邯礦集團培育的『搏進』文化,提高了企業運行效率;張礦集團通過『垣』文化建設,凸顯『高效、健康、發展』的豐富內涵;井礦集團以『和興』文化促進企業打了翻身仗;邢礦集團突出打造安全文化和個性文化,形成基層多個文化建設亮點。實踐證明,最具個性的,最有特色的,纔是最具共同價值和普遍意義的,個性化是企業文化的標志,也是企業文化生命力所在。
第三,集團文化要在創新中發展,既一以貫之,又不斷出新。
企業文化有規律,無定勢,是個動態的東西,不會也不能一成不變。冀中能源原來提出的文化元素是『聚、大、搏、強』,在聯合重組的實踐中,又增添了『和』的元素,形成了今天的聚和文化。還有冀中能源提出的『一主多優、和而不同』的『一主』,現在的含義是價值觀、視覺識別的兩個統一,將來根據企業多元化、多品牌發展的實際,將著重強調核心價值觀的統一。
理論是灰色的,而實踐之樹常青。在企業文化建設的進程中,我們看到實踐正在為灰色的理論注入鮮活的生機。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我們正在思考:如何用生態文化推進綠色開采、生態礦山建設,促進冀中能源科學發展;如何用『人人享有尊嚴』的人文理念,溫暖人心,照亮人性,讓員工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如何用包容理念去豐富和諧文化,使冀中能源實現包容性增長……
企業是把資源變成財富的組織,而企業文化是這個經濟組織活力、動力和耐力的源泉。人類在經歷了幾千年『以土為本』的勞動經濟和200多年『以物為本』的技術經濟後,現在迎來『以人為本』的文化經濟,使得企業持續發展有了不竭的動力。企業文化建設是個常談常新、與時俱進的系統工程,其實質是以人為本。一句話,冀中能源13萬員工,就是冀中能源企業文化的根本。
(作者系冀中能源集團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