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天津開發區“數字城市管理系統”已運行一年。據統計,該系統運行一年來,共接到居民各類求助案件2萬9千多起,結案率超過99%,其中八成以上的問題在24小時內得到解決。“數字城管”已成爲開發區居民使用頻率最高、解決問題最快的訴求方式。
昨日上午,記者在開發區城市管理局看到,4名接線員正在繁忙地處理居民反映的各種問題,並將其分門別類的派到公安、環保、建發、市政、燃氣等21個部門。記者在採訪時瞭解到,每一位接線員的桌前都放置了21個部門主管領導的手機號,一旦涉及某個部門的問題在5天內還沒有得到解決,接線員就將直接告知負責人。據開發區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每天收集、轉派、回覆居民反映的問題超過100件,涉及200餘個類別。凡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居民都可以通過泰達城市網和所在社區社工進行上報。目前,開發區9個社區中的70多名社工都已經成爲接收、上傳各類訴求的一線管理員。
上午11時,記者在開發區芳林社區採訪時,正好碰到居民趙女士向社工反映芳林社區門口有一個直徑大約30公分的大坑,車輛進出小區經常託底。社工立即對現場進行勘察並拍照。下午15時,市政部門相關負責人就來到事發地進行搶修。芳林社區居委會主任鄒惠芬表示,“數字城管”進入社區後,社區中發生的大事小情都能通過規範流程進行解決,並且整個過程都將能及時跟蹤,所有問題只要上傳至網絡,有關部門就會立即前來解決,工作效率大幅提高。此外,所有反映到“數字城市管理系統”的問題必須配有事發前和處理後的對比照片,以及居民的反饋信息,系統才能爲事件進行結案處理,否則將被標註爲待解決問題,等待進一步處理。
開發區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網格化數字社區系統具有責任到人、快速反饋的特點。像井蓋丟失、路燈不亮等公共設施損壞等小問題將在24內解決完畢,像道橋修補等大問題也將於5個工作日內解決。新機制使得社區事件處理流程變得清晰可循,實現了政府職能部門之間、政府職能部門與社區社工之間、社工與社區居民之間的高效互動。(記者袁曉峯蘇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