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日,陝西省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發掘一唐代突騎施王子墓誌發現,墓主人自幼以質子身份入唐。
今年10月,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在西安西郊一工地清理隋唐墓葬18座,其中在一座唐墓中出土了一件罕見跪坐宦官俑。該俑人物面部表情溫和慈祥又帶有對主人的虔誠。考古人員說:“這樣的陶俑,此前在唐朝一太子墓中發現過,目前出土的數量不超過10件。”
該墓葬爲長斜坡墓道磚室墓,平面呈刀形,坐北朝南,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組成。該墓葬慘遭盜擾和嚴重腐朽,棺牀上現僅存鐵棺釘痕跡,骨架散亂在上面。墓室地面四周擺滿了隨葬物品,考古人員清理髮掘了30多件。其中有塔式罐、鎮墓獸、天王俑、仕女俑、文官俑、陶駱駝、陶豬和開元通寶等。
考古人員介紹,在甬道西側,擺放着墓誌並蓋一合兩石,其上篆刻有“唐故突騎施王子志銘”字樣。志石銘文記載,墓主人爲唐交河公主之孫、突騎施奉德可汗王之子光緒。據介紹,突騎施部屬於西突厥一支,當時隸屬於安西都護府管轄。
專家稱,據墓誌記載,墓主人光緒王子“少自絕域質於京師”,說明光緒王子自幼就以突騎施質子身份入唐朝,並被封爲宿衛(保衛皇室的一種官職),表面看皇帝對其十分重視,但卻沒有實權,冊封也表明突騎施是臣服於唐朝的。在唐代宗“永泰元年二月”,光緒去世,下葬時間爲“永泰二年十月十六日”,即公元766年。
在中國古代,曾出現一種“質子外交”,通常是國王、部落首領等將自己的子女等至親送往外國做人質,一般多見於小國對大國表示臣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