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28日記者獲悉,天津首部《環境教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編制工作完成,即日起向社會公示廣泛徵集意見。市民可登錄天津政務網(http://www.tj.gov.cn)、天津法制信息網(http://www.tjlegal.gov.cn)、天津環保政務網(http://www.tjhb.gov.cn)、天津環境網(http://www.tianjinep.com)瞭解《條例》全文,並將建議或意見發送至tjhjjy@126.com,意見徵集截至2012年1月20日。
每學年環境教育課程
幼兒園不少於32學時
“環境教育法制化在歐、美等世界發達國家以及亞洲的日本、韓國、新加坡已普遍實施。國內的環境宣傳教育工作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公衆環境意識還不高,環境教育缺乏約束力,發展不規範、不繫統、不平衡,針對性不強,環境教育的力量薄弱,這些問題和不足制約了環境教育工作的發展,嚴重影響着本市環境保護工作的發展和生態城市建設目標的實現。”市環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根據《條例》,學校應安排人員負責環境教育工作,列入教學計劃,納入教師培訓內容。鼓勵高等院校非環境類專業開設環境教育相關課程,中等職業學校非環境類專業應當在相關課程中安排環境教育內容。每學年環境教育幼兒園不少於32學時,小學不少於4學時,中學不少於2學時。
讓學生真正重視環保
要在全社會形成氛圍
曾在本市小學生中義務進行環境教育20年,現已62歲的退休教師任常更表示:“我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義務從事環境教育,在學校裏開設‘廢紙的利用’‘節約用水’的活動課,但這種影響無疑是不夠的。”
給任老師留下深刻印象的是1997年接待美國費城林肯中學學生的往事。“我帶着美國學生和自己的學生去爬長城,去之前發放了香蕉和橘子,回到住所時發現,美國的孩子自覺地將果皮放在包裏並丟棄到果皮箱裏,詢問我們的孩子得知,他們早將果皮隨手丟棄了。”
2001年,任老師帶領16名學生代表前往引黃入津的源頭查看水源情況,並檢測水源水質。這一旅程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許多學生有了對環保更深刻的認識。“學生們回來後,都開始自覺自願地節約用水、一水多用,同時發動自己家和鄰居在抽水馬桶的水箱裏放上裝滿水的礦泉水瓶,以減少每次沖水的水量。以外,一個學生創作的《過濾樹》科幻畫作品還獲得了一項全國比賽的金獎。”
2003年、2004年暑期,任老師還帶領學生代表兩次前往引灤入津的源頭,檢測水源水質。“通過這個活動我感覺到,環境教育不僅需要老師在課堂上反覆強調,最重要的是能觸動學生的心靈,讓他們真正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從事義務環境教育20年,任老師表示:“一個人的力量太渺小,讓學生真正重視環境保護事業,需要在全社會形成重視環保的氛圍。如果能將環境教育納入到教育計劃當中,讓學生從小養成環境保護的習慣,這無疑是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