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主講人:格榮斯心理事業發展中心首席心理諮詢師方舟
網事緣起
家園裡的『瘋狂』暴力
2011年,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因為『家暴』,把自己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2011年8月底,李陽的妻子Kim(李金)在微博發出多張受傷的照片,並稱遭遇家庭暴力。12月15日,李陽的妻子Kim起訴李陽離婚的訴訟,在北京朝陽法院的奧運村法庭開庭審理。這場發生在名人身上的家暴事件,引發了網友的持續關注和討論,紛紛從心理、社會等角度探討家暴行為產生的原因。
世說心語
尋找解開困局的鑰匙
存在問題並不可怕,問題一遍又一遍地重復著、習慣成自然纔是最可怕的。有鎖就一定有鑰匙,願意尋找解開困擾家庭生活的鑰匙,並真的嘗試付諸行動,是問題得到妥善解決的起點。
世相開講
家暴會在下一代復制『重演』
李陽家暴事件見諸報刊媒體後,家庭暴力問題一時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這個問題之所以能夠引發社會的普遍關注,不僅僅是因為涉及名人,更因為家暴現象是我國社會生活中較為普遍的現象之一。
家庭暴力的根源在於施暴者把暴力方式作為宣泄情緒、處理問題的方式之一,對於一些嚴重的家庭暴力施暴者來說,對家庭成員施以暴力已經成為他們最重要的行為方式。
家庭暴力會對家庭造成一系列的危害。肉體傷害只是其中一部分,最無法估量的傷害是對家庭成員造成的心理傷害。家庭中發生的暴力不管是否針對未成年人,都會給孩子造成嚴重的心理影響。有過家庭暴力經歷的孩子目睹了最親近的父母采用暴力方式進行傷害,他們在
與人交往中就容易產生強烈的對抗感、恐慌感,更讓人擔懮的是,在暴力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會把暴力解決問題的方式帶進自己的家庭生活。
對於受到家庭暴力傷害的一方,在事發時要盡力采用自我保護措施,了解熟悉對方的情緒發展規律,知道他什麼情況下可能會情緒失控,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有效預防家庭暴力。在對方情緒特別衝動時要暫時回避險境,必要時要懂得撥打110報警求援。在事發後,要做正面交流,如果要維持家庭生活,就必須加強夫妻間的溝通,共同面對和解決存在的問題。對於施暴方,提高自身素質要從控制情緒開始,從根源尋找自己這種行為方式的來源,有意識地訓練自己學習新的處理情緒、應對問題的方式。徹底解決家庭暴力問題是需要施暴者接受個人心理輔導或整個家庭接受家庭心理輔導。
□本報記者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