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2年《壬辰年》生肖『龍』郵票因為外形設計『張牙舞爪』引起了網友爭議。一些人說『威武莊嚴,一身正氣』,一些人認為『凶神惡煞,霸氣外露』。(中廣網1月4日)
在渲染末日的名為《2012》的電影裡,為了一張能脫離苦海的傳說中的『2012』船票,人們可以爭得你死我活,打得不可開交。現在2012真的到了,你不會想到,這2012的新年裡掀起一場軒然大波的,不是那張虛構的神奇船票,而是一枚小小郵票。
『龍票』,無疑是這兩天最熱門的新聞之一。不管是網絡微博上,還是紙媒電視,到處都是那張『不太萌、有點凶』的中國龍的身影。有家報紙昨日頭版,主打的就是這張『凶神惡煞、霸氣外露』的龍票,還配以扯眼的標題——『貼在信封上能寄信,貼在大門上能闢邪』。這個頭版,昨日賺足了眼球。
對於外界質疑,郵票的設計者陳紹華先生回應稱,『選取蟠龍造型,正是希望凸顯中國作為世界大國的崛起,帶給人民的精神氣度。』它的威猛有力,代表中國自信。這或許是陳紹華的設計初衷,但是從目前的民意反饋來看,顯然這個美好的初衷,並未得到最廣泛的公眾認可。(1月4日《錢江晚報》)
這看似是一個很小的社會花邊新聞,但是因為『龍』這一文化符號在傳統語境中的豐富意蘊,或又讓此事折射出遠超於一枚郵票所能承載的更深層次更多維度的闡釋價值。
厘清龍票的『是非』,首先要從社會心理層面入手。在中國傳統文化習俗中,新年講究的是和美祥和喜慶的氛圍,而在新年伊始發行的這枚張牙舞爪的龍票,從時間角度上講,多少有點不合時宜,顯得有些殺氣騰騰,有違上述吉祥和美的節日氛圍。這也是不少網友看到這枚郵票本能上的第一心理反應。
但是,這張節日心理上的不適感,其實並不能代表這枚郵票本身存在藝術上美學上的設計紕漏。正如陳紹華所言,生肖郵票中設計龍票難度在於『除了龍之外,其他所有生肖都可以在現實中找到動物原型。唯有龍,做為中國文化中特有的產物,在生肖系列中有最獨特的個性。』因為,龍這個東西,本就是一個虛無縹緲的抽象化圖騰化的神話符號。無質無形,只存在於文學和歷史的想象中。
而從』葉公好龍『這樣的古老成語故事中,你也可以推測,叱吒天地呼風喚雨的神龍,絕非動漫卡通的賣萌耍乖之萌物。不怒自威,嚇死人不償命,或許纔是神獸真身。不然,古代的帝王之家,就不會不論朝代如何更迭世事怎樣變遷,唯一不變的都是上千年來一直自覺以強制力壟斷維系著各種『龍』文化為我所用,以此來君臨天下愚眾牧民了。
或許,也正是因為有這一層文化關系和歷史因素的影響,有著現代權利意識的民眾更願意『古龍今用』,威嚴舊貌換親民新顏,不願意再來吹胡子瞪眼的帝王之龍,而更想看到慈眉善目的親和之龍。這或許是純從藝術角度考慮的龍票設計者未曾慮及的地方。
而從威龍利爪代表國家自信的角度講,或許更會發現錯位乖謬之處。國家形象、民族自信多是對外而言。而從世界范圍看,東西文化之異中一個很明顯的地方,也在於西方『龍』為邪惡的化身,東方『龍』為尊貴的象征。如果是想要龍票作為國家自信形象,那麼即便拋開中外文化語境的差異,僅從圖案本身來說,也不該讓龍顯得面目可憎,而應盡量和善親切。這樣的慈眉善目,笑臉相迎,或許是文化上更高層面上的國家軟實力和民族心理上的自信的彰顯。
現代社會,早已告別了上古時代以威脅性侵略性圖騰來劃定地域范圍的蒙昧,早已步入價值輸出、核心競爭力和文化軟實力的比拼。所以不管是中國夢還是萌萌,自信來自何處,都已不言自明。(李曉亮)
(來源:國際在線專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