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記者李楠楠童丹夏令陸璟)八毛門、棄嬰門、錄音門……去年一系列醫療事件也將醫患關係推向風口浪尖,這也成了昨日廣東省政協會議分組討論中的熱點。有醫衛界委員表示,醫生“織圍脖”展示正面形象也有利於促進和諧醫患關係。
醫患矛盾究竟緊張到何種程度?來自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張湘民委員表示,患者或家屬擺靈堂、燒紙錢、砍醫生等並非罕見,甚至有患者揚言拿炸藥炸醫院,這些都導致醫生在工作室膽戰心驚不敢放手醫治,這對病人來說也是一種損失。
如何解開醫患矛盾死結,委員們表示,除了加強醫院服務、增強醫生醫德以外,媒體的客觀報道也起到重要的作用。作爲“八毛門”事件的親生經歷者,深圳市衛生和人口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許四虎委員坦言,這反映了患者對醫生不信任的問題,而媒體的最初報道的確引起了誤會。張湘民表示,希望媒體能實事求是地報道,尤其是處理負面報道的時候,要深入調查,做到客觀公正,而不光是爲了抓眼球。
此外,委員們也表示,現在醫生給大家的形象都是冷冰冰的,此時也是醫生們轉變形象的時候,多“織圍脖”也是一種讓外界瞭解醫生形象的方式,“患者對醫生工作了解非常有限,通過這個平臺去表達自己的感受,這也能成爲與患者溝通的更好的途徑”。
(來源:大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