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輿論就其主張起爭議
【俄羅斯《晨報》1月16日報道】題:普京提出的不是口號,而是未來的計劃
地區問題研究所所長茹拉夫列夫說,“無論從哪方面看,普京文章中所說的都是絕對正確的事情。包括我在內,誰都沒指望他會開始談建立公民社會問題。他的立場和威望很高,本可以不提這個問題,但他卻提了。這意味着,也許在總統競選勝利後,他會開始積極促成公民社會”。
政治學家德·奧爾洛夫認爲普京有必要提及政府所做的實事,“俄渡過了2008年危機,這無疑是普京個人、央行和整個經濟管理集團取得的成就。生活水平沒有降低,沒有發生大規模抗議,與此同時還在執行現代化計劃,總之,政府掌控得很好。普京可以大大方方地談克服危機的成就”。
政治信息中心主任阿·穆欣說,俄的確曾處在諸侯割據的邊緣。各地區領袖曾擁有無限主權,導致俄從理論上很容易就會按資源分佈分裂成幾個部分。普京的功績恰恰在於他通過一些技術性手段阻止了分裂,並逆轉了這一局面。
【俄新社莫斯科1月17日電】普京在報紙和網站上公佈了競選綱領草案。這一方面是普京參選過程中必要的程序,但也可以認爲是杜馬選舉以來針對現政權各種質疑所做的迴應。
從某種意義上看,長期擔任國家領導人的普京,不僅爲國民所熟悉,也擁有最廣泛的選民支持,如何維持形象和支持率,是獲得總統選舉勝利(乃至在第一輪獲勝)的關鍵。同時,普京所考慮的,也不應該只是從一黨一派出發,而是全民的利益。因此,他在競選綱領中提出了俄羅斯的全民“價值觀”問題,其中包括多民族統一的精神力量、以人爲本和各地區的均衡發展。
在競選綱領的“高效和受人民監督的政權”部分,普京提出,所有的權力機關都應該是爲人民服務的,要建立人民監督機制,預防腐敗。他建議成立調節公民和政府矛盾的行政法庭。他強調,重要的立法和決議都要經過廣泛的社會聽證,要有公民、商業、社會和工會組織的參與。
顯然,普京願意向選民表示他希望領導一個民主、透明和負責任的新政權。不過,也有觀察家認爲,這種承諾來的並不是時候。反對派則認爲普京在社會壓力下做出了這樣的表示。亞博盧黨領導人米特羅欣稱:“我不相信這會實現,因爲他(普京)已經習慣於通過強力方式進行領導。”
(來源:新華國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