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月31日下午,廣西龍江河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通報稱,鎘污染應急處置工作取得重大進展,柳州市不會出現自來水停水。
鎘污染不會影響柳州下游地區
根據1月31日6時的監測數據顯示,龍江西門涯處(柳州河西水廠上游46公裡)鎘濃度為每昇0.0130毫克,超標1.6倍,龍江與融江匯合處下游3公裡處(河西水廠上游35公裡)鎘濃度為每昇0.0030毫克。柳州市城中、柳東、柳西水廠出廠水鎘濃度為每昇0.0006毫克,柳南水廠出廠水鎘濃度為每昇0.00065毫克,全部合格。
31日8時監測數據顯示,柳州水源保護地各監測斷面鎘濃度全部達標,柳江飲用水源水質符合國家標准。
龍江河突發環境事件指揮部新聞發言人馮振年表示,經過半個月的應急處置,1月30日晚,指揮部組織專家會商分析時一致認為,優化後的除鎘方案效果明顯,配合融江的水利調度,可以保證不會對柳州下游地區造成影響,柳州市取水口鎘濃度不會超過兩倍,柳州市不會出現自來水停水。
水中鎘含量大約為20噸
廣西龍江河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專家組組長、國家環境保護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許振成介紹說,按污染當量計算,龍江水中鎘的含量大約為20噸。目前已有7噸的鎘通過化學中和消除或稀釋掉,仍有13噸當量的鎘在龍江河上游河段。
許振成分析說,按照現行的處置方式和處置效果,此次污染會波及到柳江柳州市區下游的紅花水電站以下的水域,但紅花水電站以下的水域鎘濃度不會超標,也不會對柳江下游的黔江、潯江、西江造成影響。
他認為,柳江在來賓市武宣縣石龍鎮與紅水河交匯形成黔江,紅水河的流量比柳江的流量大。再往下游,黔江和郁江在廣西桂平市交匯形成潯江,潯江再在梧州市與桂江交匯成西江,各條流量很大的江河交匯後,龍江鎘污染不會對流入廣東的江水水質造成影響。
應急指揮部通報稱,沒有延遲公布鎘污染消息
針對日前有媒體報道柳州市在獲悉龍江河鎘污染後刻意隱瞞、延遲公布消息的情況,廣西柳州應急指揮部1月31日通報稱,柳州在獲悉龍江河鎘污染後第一時間向公眾發出通告,沒有延遲公布鎘污染消息,隨後每日通過各種渠道發布水情信息。
柳州市處置龍江河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副指揮長、新聞發言人甘景林說,1月18日凌晨3時30分,柳州市政府接到河池市關於龍江河污染的傳真通報後,柳州市環保局立即在轄區龍江河上設置3個監測點檢測水質。當晚,柳州市政府發出第一道通知,通知龍江河沿岸居民不要取用龍江河水。
從18日晚開始,官方通過當地電視臺、紙質媒體每天發出龍江河遭受污染消息,告誡沿岸居民不要取用江水。從24日開始,柳州官方開始利用網絡論壇、官方微博、手機短信等新媒體滾動播發實時水情。在柳江露塘斷面水質超標後,柳州官方25日、26日通過媒體發布通告,告誡沿江居民不要取用河水,對於偏遠地區的居民,工作人員沿河逐家逐戶通知到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