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天津市有一支義務奉獻的勞模隊伍,他們大多都已退休,卻發揮各自特長與能力,在各自所在社區,組編成教育培訓服務隊、科教傳幫服務隊、節能減排服務隊、公益活動服務隊、管理諮詢服務隊、健康保健服務隊、文化文藝服務隊等7支志願小分隊,為社會繼續奉獻餘熱。昨日,記者在這一組織理事龔文林手中的名單上,看到了一個個依然閃光的名字:王連金、張桂蘭、柴寶成、李鎖、曹鳳林、李志強、王維棟……
昨天,記者在退休勞模龔文林家中看到,勞模們一同為市民服務的照片擺放在客廳顯眼的位置。他告訴記者,從2009年開始,他與趙玉寬、張士珍等7位全國勞模、市勞模自發組成『勞模互助聯誼組』,開展相互幫助、為困難企業出點子等活動。龔文林退休前是企業經理,退休後仍有不少年輕企業家經常打電話向他請教。在和平區崇仁裡社區,他是個『愛管閑事』的老人:小區要捐款,他踴躍參與;小區搞活動,他自費為大伙拍照片洗照片。他常說,小區的事就是自家的事。看到小區有處衛生死角堆滿垃圾,他就自己花錢買來樹苗,把垃圾堆變成了小花園。十幾年過去,種下的兩棵桃樹已有了3層樓高,每年桃子成熟時,他都打下來分給小區群眾。
像龔文林一樣,這些勞模退而不休,依然保持著自己的勞模本色。勞模醫生康靜2005年從白樓醫院退休後,進入社區老年病診室,手機總是24小時開機,每周六下午還要騎車去紫金山路、體院北等居民區為那些因拆遷而離開白樓社區的老人們出診。全國勞模孫麗華退休後主動來到瀏陽裡社區居委會服務,凡是與居民利益相關的事,沒有她不管不辦的。她用小喇叭提示居民注意防火、防盜,通知開會,宣傳上級精神。孫麗華還設立了『孫麗華基金』,幫助社區生活困難的居民。
龔文林告訴記者,勞模之間也經常相互問候,本報在2010年『身邊好人365』欄目中曾報道過的『社區明星』李希元臥病在家,勞模們得知後相邀來到李希元家中,給這位為人民奉獻幾十年的勞模帶來問候。龔文林說:『我們是勞模,這榮譽是群眾給的,我們一起向社會奉獻餘熱的同時,自己也感覺到了溫暖。』(本報記者趙 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