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攝影李自強 趙女士向記者展示他們一家與婆婆的全家福照片。
本報記者陳彬彬
雖然天氣比前幾日暖和了一些,可早上還是寒氣逼人。剛起床沒多久,63歲的趙靜范就開始忙活起來。吃完早飯要送小孫女去補課,上午要陪剛剛懷孕的小兒媳去醫院做檢查,中午給小孫女送完飯,回到家就又得開始為全家人准備晚飯了。
40年裡沒和婆婆紅過一次臉
雖然已經年過六旬,可趙靜范的晚年生活並不輕松。上有公婆,下有兒孫,趙靜范每天都為照顧這十幾口人而忙碌著。在這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裡,趙靜范成了老輩和小輩之間不可或缺的一座橋梁。與婆婆生活40年,她從未和婆婆紅過一次臉,吵過一次架,她對自己的兩個兒媳婦,比對自己的親生女兒還要好。
『媽,快點回來吧!』
春節過後,趙靜范的婆婆被女兒接到了自己家。這麼多年,婆婆幾乎沒離過趙靜范身邊,整理著剛剛給婆婆洗好的衣服,趙靜范的心裡不禁空落落的。
『婆婆在家的時候,不覺得啥,這一走,心裡一直惦記個沒完。』這幾天,趙靜范每天都要往小姑子家打好幾遍電話,『老太太愛吃豆腐,平時給她多做點。』『她帶的藥按時吃了沒?』『老太太抽煙抽的勤不,你們看著她點,別讓她抽那麼多。』
趙靜范拿著聽筒,和電話那一頭的婆婆嘮叨著:『在那過幾天就回來吧,那兒也沒個固定的人照顧你。』
備專門餐具為婆婆做素食
『我婆婆信佛,逢年過節都要吃素,而且都得用專門的餐具給她弄。』趙靜范指著被單獨擺在廚房一角的菜板、刀具、炒鍋和碗筷說,『蔥和蒜她都不能吃,趕上初一、十五,每頓飯我都要做兩次。』可即便如此,趙靜范也沒覺得麻煩,每次去菜市場,她都琢磨著買些不同的蔬菜,換著花樣給婆婆做。
婆婆吃藥她把關
婆婆剛有病那會兒,趙靜范還沒和公婆住在一起,婆婆打小不識字,藥瓶包裝上的說明書根本就不認識。即使已經告訴了她好多次,藥該什麼時候吃,每種吃多少,到吃藥的時候,婆婆還是會弄亂。有一次,婆婆因為吃錯藥中毒了,嘴上滿是泡,一句話都說不清楚,把趙靜范嚇的直哭。打那以後,不管多忙,婆婆每次吃藥,趙靜范都要把關。
苦口婆心勸戒煙,婆婆終於服軟
剛抽完煙,婆婆便咳嗽個不停,站在一旁的趙靜范看不下去了,『媽,你可少抽點吧,都咳嗽成啥樣了。』『不讓我吃飯都行,就是別不讓我抽煙。』一聽到趙靜范嘮叨,婆婆受不了了。
去年,趙靜范的妹妹因為抽煙過多,得了喉頭癌,想到同樣愛抽煙的婆婆,趙靜范嚇壞了。雖然屢次三番地勸婆婆,可是婆婆還是不往心裡去,有的時候還總說一些氣人的話。『就是媽和親生姑娘還有鬧別扭的時候呢,就更別說是婆媳了。我這人就一個優點,脾氣好,啥事都不往心裡去。』趙靜范笑著說。
婆婆怕趙靜范再嘮叨,有時候就偷偷地躲到門外去抽煙,趙靜范知道後心裡很不得勁。自打這以後,趙靜范就和婆婆商量,『煙咱可以抽,但是每天少抽點。』在趙靜范苦口婆心的勸說之下,一向倔強的婆婆終於服了軟。
領著婆婆逛遍長春市
這幾年,趙靜范和兒子領著婆婆幾乎逛遍了整個長春市。偽滿皇宮、農博會、長影世紀城……一有時間,趙靜范就會帶婆婆出來轉轉,雖然自己身上的病也不少,可趙靜范從沒因為自己不舒服推脫過一次。 『我們一家人正計劃著在今年讓老太太坐次飛機,挑個近一點的,像青島,一個多小時就能到的,讓老太太了個心願。』趙靜范說。
孟母為兒三遷,她為兒子搬家13次
趙靜范不僅把婆婆照顧得無微不至,對自己的兒女,她更是費盡了心思。為了讓兒子能有個好一點的學習環境,從老家遼源市建安鎮到長春,趙靜范一家一共搬了13次家。
『為了讓大兒子上一所好的高中,我們一家搬到了學校旁一間還不到60平方米的很破的房子裡。』因為經常搬家,生活條件很簡陋,可是一想到自己的3個兒女都有了穩定的工作,各自的家庭都很溫馨和睦,孫輩們也很聽話好學,趙靜范就覺得挺值得的。
兒女如她般孝順長輩
2007年7月,趙靜范的老伴得了聽神經腦瘤。躺在醫院裡的老伴,不會說話不能吃飯,連家裡人都不認識。雖然工作很忙,可是因為擔心母親過於勞累,趙靜范的幾個孩子總是輪流地抽時間來醫院,端水端藥,接屎接尿。望著這麼孝順的兒女,趙靜范很欣慰:『這麼多年,我是怎麼對老人的,孩子們都看在眼裡,孝順老人都是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