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4日,在國際安全會議上,希拉裡作出瞭望的姿勢
當地時間4日,美國國務卿希拉裡·克林頓和國防部長帕內塔現身慕尼黑安全會議,參加一場名為『歐洲-大西洋安全架構』的討論會。
觀察人士指出,美國兩位部長級官員共同現身慕尼黑的政治含義在於,向歐洲傳統安全盟友釋放明確政治信號:美國在將戰略重點轉向亞太的同時,不會拋棄歐洲;跨大西洋安全和外交政策在新形勢下需要重新調整和定義,以適應美國全球戰略轉變的需要。
帕內塔和希拉裡·克林頓在會上先後發言,內容分別側重軍事和外交,但都強調美國仍然視歐洲為不可缺少的盟友。
帕內塔和希拉裡·克林頓都表示,在新形勢下,需要重新審視美國和歐洲現有的跨大西洋安全關系,並做出相應調整,以適應未來挑戰。
帕內塔表示,未來美歐安全關系將面臨調整和演變,歐洲國家也應承擔相應的責任,包括加大國防投資、繼續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及加大對阿富汗安全部隊的支持。希拉裡·克林頓則表示,在這次會議上,僅僅重申既有承諾遠遠不夠,快速變化的世界要求美國和歐洲制定前瞻性的計劃,應對挑戰。
透過他們的表態不難看出,隨著其全球戰略進入調整期,美國在軍事和外交上開始對歐洲盟友產生新的期待。首先,在軍事上,美國面臨軍費裁減的巨大壓力,未來10年內軍費削減額度將超過4700億美元,甚至更高。美國希望歐洲國家在歐洲安全上能夠分擔更多責任,並借助北約這一平臺力推防務資源合作與整合,力推歐洲國家參與。其次,在外交上,受國內經濟形勢影響,美國在一定程度上進入戰略收縮期,美國希望在外交政策推行上能夠得到歐洲盟友的充分配合與支持。 (新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