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暴露出一些政府機關工作人員自由散漫的工作作風
『一些政府機關節後的種種亂象,暴露出一些黨員乾部特別是領導乾部自由散漫的工作作風,同時也折射出他們服務意識淡薄。』2月5日,中央黨校教授陳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政府部門閉門謝客,使那些有急事要辦的企業和個人遭受低效率的折磨,甚至可能誤事。
天津大學廉政研究中心執行副主任閆東玲指出,某些政府機關的如此表現,還會嚴重損害政府機關在群眾心目中的形象。如果這種工作作風不能從根本上加以改變和治理,將會引發更多的社會問題。
有輿論認為,一直以來,一些機關公務員平時上班無所事事,諸如上班聊天、玩游戲、炒股等作風頑疾得不到根治,跟這種『過大年』的心態有很大的關系,甚至是這種作風的延續。
陳述認為,自由散漫的工作作風經常化會帶來很大危害,導致政府機關無法正確依法履行政府職能,從而引起群眾對政府機關的不滿,繼而產生對政府的不信任。
『還會導致公務人員自我約束不足,產生工作效率低下、失職瀆職等情況,甚至會誘發腐敗行為。』閆東玲不無懮慮地說。
完善監督機制,提高政府機關乾部服務意識
近年來,不少地方、部門已經意識到春節過後的『懶』、『散』、『冷』等不良工作作風帶來的負面影響,紛紛開展了各種各樣的效能建設、作風整頓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門,這種『懶』、『散』、『冷』現象仍然存在。
在受訪專家看來,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有些地方和部門的公職人員服務觀念和法治觀念滯後與缺失,對於『服務性政府』這一自身定位認識不足,把制度和規范當成擺設,效能建設、作風整頓走過場、搞形式主義。二是對政府機關行政權力缺乏有效的監督制約。
『機關工作作風建設不僅需要媒體來監督,更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加大監督和管理力度。』閆東玲說。
如何改變這種狀況?陳述認為,要提高政府機關乾部的服務意識,實現地方政府的全面轉型,從『經濟建設型』向『公共服務型』轉變。
閆東玲給出了兩點建議:一是加強領導,實施『一把手』工程,狠抓制度落實,切實提高乾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完善監督制約機制,建立動態監管、定期督查、臨時抽查等常態化管理機制。對於出現的問題,要嚴格執行問責制,不僅要嚴肅處理當事人,也要追究單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失職失察的責任,以起到懲戒警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