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圖片來源:新華網
一年前,『北約』、『華約』還沒撞車,劉召曾接連參加了『北約』、『華約』的自主招生考試,兩天時間,一共考了12科,他形容自己『都要考吐了』。一年過後,回憶那兩天考試,劉召已記不住太多考題,在他印象中,那是非常奇怪的考試,即使平時成績優秀的學生也會遭遇『不得其門而入』的窘境。雖然最終獲得中國人民大學的加分資格,劉召卻無法清晰總結自己的經驗,在他看來,這一切『可遇而不可求』,有心插柳未必成行,是非成敗轉頭空。
劉召(化名),畢業於沈陽某重點高中,2011年連續參加了『北約』、『華約』考試,最終獲得中國人民大學自主招生加分資格,並在同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
考前心態:進可攻退可守
2010年末,劉召獲得了北大的校薦資格,但他的夢想是人大經濟系,因此又自薦了人大。沒想到,自薦順利通過,人大屬於『華約』聯盟,這意味著,劉召要連續參加『北約』和『華約』的考試。
高三一年,劉召的父親把業餘精力都投放到高考研究上,在劉父看來,自主招生考試對優等生而言,屬於『錦上添花』,考試心態好的,可以『衝一衝』,申請高出自己水平的高校;考試心態差的,應該『保一保』,申請低於自己水平一點的學校,以防萬一。劉召意外有了兩種選擇,進可衝北大,退可守人大,這讓劉召從一開始在心態上就超過其他人。
考前兩個月,學校為准備參加自主招生考試的學生做了培訓,『我們連一套完整真題和標准答案都沒有,准備什麼呢?自招考試和高考差別很大,老師心裡都沒底,就只能復習一些基本知識,數學跟著老師學一點基礎的奧數,英語學大學四級,同學人手一本四級單詞,有空就背一背。』劉召去年沒聽說沈陽哪家有自招考試補習班,聽說今年有了相關補習班,劉召很驚訝,『居然還有補習班!太能抓住商機了,我真不知道他們能補什麼!』
懷著忐忑的心情,2011年1月,劉召走進了自主招生的考場。『北約』和『華約』在沈陽各設一個考場,『北約』在沈陽師范大學,『華約』在沈陽職業技術學院,兩所學校離市區都比較遠,為了讓劉召中午休息好,劉父還特意在學校附近訂了賓館房間。
考題:兩大聯盟文理差別大
通過比較,劉召對『北約』、『華約』的命題風格有了清晰的認識,具體就是,『北大文科強,文科就難;清華理科強,理科就難。』
第一科考語文,劉召覺得『華約』的語文試卷和後來的高考命題風格差不多,現代文閱讀是『楊福家的《哥本哈根精神》』,作文題題目是『懮患意識』,『這些題也就是高考難度,平時類似的題目練過好多次了。』劉召回憶。與此相反,『北約』的語文試卷卻很讓他撓頭,『文言文閱讀和古文翻譯都很生澀,我看了好多遍也沒看明白,根本不知道什麼意思,作文就更是不知如何下手,給了一個很抽象的材料,說句實在話,這作文題現在讓我寫,我也寫不出來。』
英語與語文類似,劉召感覺『北約』的英語試題難度已經可以達到大學英語六級水平,『華約』卻在四級左右徘徊。
數學與人文科目放在一張卷上考。『華約』數學題難度很大,基本都是奧林匹克競賽題目,學了兩個月奧數的劉召只能答上選擇題和簡答題的前兩道,『如果沒有長期奧數積累基本沒戲,我建議大家不要在難題上浪費時間,直接進入到人文考題,有把握多拿分。』與『華約』相比,『北約』數學題簡單許多,一共七道題,按試卷說明,文科生答前五道,理科生答後五道,劉召沒看清要求,把七道題全答了,從考場出來後,劉召發現很多同學和他犯了同樣毛病。『對我們這種水平的學生來說,題目難不難,掃一眼就知道差不多了,可能是「華約」數學考得太壓抑,「北約」等於釋放一把,反正也沒耽誤太多時間,多答兩道無所謂。』最終,『華約』數學卷,劉召考了40多分,『北約』卷考了80多分。
經驗:《人民日報》助他進人民大學
成績出來後,劉召的『北約』考試成績比『華約』高不少,但結果卻恰恰相反,北大拒絕了劉召,人大接受了他。
分析這種結果,如果非要找原因,劉召認為,目標很重要,『我本來對北大也沒報太大希望,一心只想考人大,「北約」考試自然沒有「華約」用心。』考試之前,劉召在父親的指導下,認真研究了人民大學的治校風格,『你想考哪個學校,就去了解這個學校的傳統和特點,這對面試非常有幫助,人大的前身是陝北公學,是新中國成立後建立的一所重點大學,關心的話題肯定是國家政治經濟。』劉召說。劉召告訴記者,高三整整一年,為了積累相關考試知識,他都堅持閱讀《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是中央喉舌,它的宣傳口徑與中央保持一致,代表了主流的聲音,不論誰命題,試卷反映的精神一定是與中央精神保持一致的。』
劉召提醒廣大考生,自主招生考試『可遇不可求』,經常的情況是,那些平時成績好的學生往往無法通過,那些成績相對一般的學生,卻成為黑馬。劉召高考成績在全校文科生中排名第五,『第一名當初自薦北大,毫不留情被拒,後來高考分數雖然過了北大分數線,但一氣之下,人家去了港大。』
『平時成績不是最優秀,但課外知識涉獵廣,不死讀書的學生,更受高校考官青睞吧。』劉召最後說。本報記者聞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