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編輯部
的故事
本期欄主:何晶
剛剛過去的元宵節,編輯部用兩個大版推出用『生活體』寫元宵,記者巡城跑街兼『臥底』,記錄市民如何度過元宵佳節。團圓生活體、愛情生活體、賞燈生活體、另類生活體,這一創意來源於當晚編輯部的元宵聚餐。
元宵節正值周一,將近下午五點,部門周會結束後,領到各自任務的記者們紛紛散去,巡城跑街體驗元宵氣氛。帥哥大松獨自一人奔赴天字碼頭體驗『水上鴛鴦』情侶游船,韜神趕回家匆匆吃過飯後前往文化公園看花燈,美女彤來到意大利餐廳聽年輕夫婦講元宵故事。
就在記者們在一線奮戰時,夜班編輯則在辦公室做前期准備工作。只聽見部門主任凝子姐姐一聲:『今天過節,大家一起出去吃元宵飯,吃完回來再開工』,編輯們和兩位值班記者立刻響應號召,刷刷動身。
靈機一動就做『生活體』
大伙好不容易在報社附近找到一家未滿員的飯店,甫一坐下,凝子姐姐就感慨:『這麼多年元宵節都是在報社過,已經沒什麼感覺了,這就是生活啊!』話音剛落,新晉記者連小何立刻接上話,『對,應當像梁朝偉那樣去倫敦喂鴿子,這纔是生活』。凝子姐姐靈機一動,『乾脆就把今晚的版面做成生活體吧,調侃調侃,又流行又歡樂』。負責統稿的圳哥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生活體?
部門資深編輯高大哥笑了,『網上很火啊,很久沒上微博了吧?』連小何想起前幾天在微博上看到同行寫的編輯生活體,忍不住拿出來和大家分享:有個編輯閑著悶了,會臨時半夜熬通宵,隨便趕上哪個版不滿意就重做哪個版,獨自坐在家裡對著新做的版本,不發一語,刪掉舊的版本,當沒事發生過,突然覺得這纔叫生活。
就在大家七嘴八舌討論時,准90後記者傑仔一邊默默埋頭苦吃,一邊悄悄掏出手機對『生活體』掃盲,不想卻被眼尖的凝子姐姐發現了。她一語點破生活體精髓,『閑著悶了、隨便怎樣就怎樣、不發一語、這纔是生活,四大必備要素就夠啦』。傑仔和圳哥恍然大悟,圳哥更是喜形於色,『本來還在發愁這兩個版的稿子該怎麼統,現在,負擔大減!』
『閑著悶了』劃出四大類
飯過半巡,凝子姐姐忽然想起記者大松只身一人正在情侶游船上體驗,好奇心大發,『不知今晚除了他,還會不會有人也獨自去坐情侶游船呢?』『說不定正好有同城媒體的單身女記者也前往采訪,正好正好。』文學纔子圳哥又開始了他的浪漫想象。『太好了,這條稿就歸入愛情類吧!』凝子姐姐又幫統稿的圳哥出了個主意。
『不知玲美眉跑步跑完了沒有呢?』傑仔想起了元宵夜要去健身房的海龜女記者。『元宵夜去跑步,在跑步機上不發一語,然後又回到家,這纔叫生活啊,夠搞怪!』圳哥感嘆道,『既然這麼另類,那就分到另類組吧。』
歡聲笑語中,時間不知不覺過去,愛情、另類、團圓、賞燈四大類別同時火熱出爐。吃飯前還眉頭緊鎖的圳哥忍不住大呼,『這下真是豁然開朗啊,本來毫無頭緒,一頓飯下來啥都解決了』。
何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