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村民所住的危房。
本報訊(記者黃庭輝攝影報道)家住東昇鎮坦背永豐六隊的村民吳先生來電反映,三年前他們一家四口所居住的房子因政府工程需要被拆遷,只好搬回已經廢棄多時的老房子居住,並且等待政府置換土地重建,但是三年過去了,吳先生仍未等到置換的土地,而一家人卻要在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內提心吊膽地蝸居。
記者了解到,同村與吳先生有相同遭遇的還有十多戶村民。而東昇鎮政府方面則表示,目前東昇的水利部門正在研究相關補償方案,並將在近期與村民商討。
配合拆遷新屋搬回舊屋
吳先生告訴記者,他們整條村是在上個世紀60年代搬到此地的,最初村民都是沿河建屋,所有房子的都面向中部排水渠,而廚房和廁所則建在了村路和河岸之間的空地上。
隨後村民在原先建有廚房的空地上建起了新屋。在1992年,居民們都拿到了包括新屋和舊屋的土地使用證。
吳先生說,到了2008年有關部門通知村民,要對村民在村路和岸邊之間這塊空地所建的建築進行清拆,而大多數村民新建的房屋都正好建在河岸邊上,因此都屬於清拆的范圍之內。
吳先生告訴記者,當時有關部門和他們商討拆遷事宜的時候提出的條件就是按照一定標准進行補償,並用土地置換的方式幫助村民重建房屋。按照標准,吳先生的房屋可拿到5萬多元的補償款,吳先生也同意了方案。在拿到補償款的同時,吳先生一家也從河邊的房屋搬回了以前的老房子。
住危房每天提心吊膽
吳先生一家從已經住了十多年的水泥屋搬回了丟空已久的老屋。原本以為很快就可以建新屋,沒想到在老屋一住就是三年。
吳先生說,每逢下雨屋頂就會漏水,樓上的小樓閣一到下雨就住不了。吳先生說,同村一些村民由於老房子實在無法居住,而且也因各種原因無法重建老房子,有的只能用石棉瓦和竹料簡單搭棚暫時居住。『我們隊裡40多戶人,有10戶都已經被列為危房,所以我們村現在最怕的就是臺風天。』
東昇政府:
已在制訂方案
吳先生和其他村民都表示,現在既然排水河工程已經停工,希望政府能夠讓他們在原來的土地上重建新房,或者以購買的方式補回一些土地款,讓他們能夠重建新屋。
昨日記者向東昇鎮方面了解相關情況。東昇鎮宣傳辦表示,由於當初部分居民不同意拆遷的補償方案,而施工隊伍由於工期已到也撤走,因此就遺留下永豐村現在的問題。目前東昇鎮已經了解到村民們的訴求。目前正在制訂相關方案,並將在近期內與當地村民商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