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讀者王女士:我家養的孔雀、紅劍等熱帶魚,最近出現了爛尾巴的情況,請問這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應該怎麼處理?
“有事兒您言語”專欄記者:據和平區寶雞道花鳥魚蟲市場和河北區王串場花鳥魚蟲市場幾家多年經營觀賞魚的商家介紹,家庭飼養的熱帶魚爛尾巴的主要原因,是因爲水質污染導致病菌大量繁殖而引發疾病。如果已經發生熱帶魚爛尾巴的情況,建議將病魚撈出,用稀呋喃西林溶液、慶大黴素或高錳酸鉀溶液浸洗消毒。同時將魚缸內所有水換去,並對魚缸進行消毒,再注入新水,停放1—2天,再將治療過的熱帶魚放入魚缸。
熱帶魚一般嬌生慣養,抗病能力較差,飼養條件稍微變壞就容易染病。市民家中飼養熱帶魚,平時應該多加註意,以預防爲主,才能減少魚病的發生:
一、家中飼養熱帶魚要注意投放密度。有市民喜歡在魚缸內飼養很多魚,認爲這樣看起來漂亮,這種方法不值得提倡。如果飼養多種不同種類的魚,要考慮每種魚適存的空間,減少魚的數量。缸小魚多,密度過大易導致水中缺氧、水質惡化,會導致熱帶魚生病死亡。
二、餵食時要控制食量,每天一至兩次即可。喂得太多,魚吃不完的食料就會殘留在水中或沉入缸底,不斷氧化和腐爛,滋生細菌污染水質。餵了不潔魚餌,也會導致魚病的發生。最好購買新鮮食料,天然食物最好是鮮活的,冷凍的也可以。爲避免缺乏營養,只要魚能夠接受,飼料的品種要儘量多樣化。
三、熱帶魚進食量大,消耗大量氧氣及其排泄物,都會對水質造成污染,引起魚病甚至死亡。保持水的清潔,最好給魚缸安裝過濾器淨化水質。
四、給魚缸換水時,不能全部將缸內的水換掉,否則熱帶魚會不適應水質的變化。熱帶魚一般適宜生活在20℃—30℃的環境內,如果溫度變化過大,它們就無法適應。所以在換水時,新水的溫度最好與原缸內的水溫一致。換水次數不能過於頻繁,否則魚會生病。 (劉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