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說起星光老年合唱團,我得從1986年夏天搬進體北氣象南里小區談起。當時,我住的樓在小區的邊上,從門口往西再走200多米,就是稻子地或水塘、水溝。晚上沒事了,我就到那邊玩玩。那時,小區剛建成不久,平時沒見有什麼活動,人也都不太熟悉,我常在玩的時候唱會兒歌,不敢太大聲唱,怕打破小區的寧靜,也怕人家聽了恥笑。權當藉着蛙鳴,湊湊熱鬧。
過了一兩年,我下班回家路過居委會,常看見居委會門口坐着幾位老大姐,有說有笑,唱一些大家喜歡的老歌。我也沒有特別在意,哪知道,那就是社區合唱團的初期活動。後來,唱歌的人從幾個人發展到20來人,雖然沒有伴奏,也沒走出過小區,但他們堅持了好多年,這就是合唱團的根基。我爲他們的毅力和學習精神所感動。
到了上個世紀末,我退休了,時間也較充裕,單位的老同志們約我教他們唱歌,這事被社區老主任李珍大爺知道了,他親自去聽,之後叫我也來社區教歌,我愉快地答應了。社區合唱團每週教一次,到現在已教了近十二年。大家聽說我是專業教師,參加合唱團的人越來越多,後來,又有了伴奏教師,有了寬敞明亮的排練室,有了較好的音響設施,經常還有演出活動,合唱團也定名爲氣象南里星光老年合唱團(後改爲星光老年藝術團)。合唱團從小到大,從弱到強,至今已堅持二十三年。
沒有歌片,用人家用過的紙背面複印,或把歌詞歌譜抄寫在舊掛曆紙背面大家共用。沒有服裝,買零布頭下腳料自己縫製。頭飾、道具都自己做。沒有伴奏樂器,自己拿錢購買。沒有合唱臺,大家撿木頭,自制簡易合唱臺。教歌、伴奏教師和合唱團負責人都是志願者,完全是無私奉獻。
星光老年合唱團是音樂學習班,是“草根”合唱團。合唱團成員過去沒有人專門學過音樂,很多人離、退休以前沒唱過歌,參加合唱團是爲了自娛自樂,豐富晚年新生活。我們合唱團是從學唱歌、學簡譜開始,逐步學習樂理知識、視唱練耳、聲樂知識、表演技巧等。我們合唱團是“常學常新,常學常忘,忘了再學,永不畢業”的音樂學習班。十幾年來,老人們學了一百幾十首各類歌曲,學習了許多音樂知識,陶冶了情操,增進了友誼,也深感開心如意。
合唱團的學習場地在社區中心,不怕風天、雨天。合唱團不受年齡限制,現在的合唱團成員70歲左右的人是主體,一批初創時的隊員還在合唱團,那時他們50多歲、60多歲,現在都70多歲、80多歲了。前面提到的李大爺已88歲,還在合唱團唱歌,可見大家對合唱團情深義重。
合唱團注重自編自演,現在不僅能演二聲部、四聲部合唱及小合唱、重唱、獨唱,還能表演舞蹈、曲藝、朗誦等節目。自編自演的節目多是反映老年人幸福生活和社區建設、好人好事的節目。編好了就練,練好了就演,沒有條條框框。在和大家唱歌中,也激起了我創作的熱情,我既是教師,又兼指揮,還任命我爲藝術團團長。我寫了一些歌曲,也編了些合唱,其中有四首原創歌曲在全國獲獎。《友誼》、《唱響盛世輝煌》榮獲“作曲金獎”;《金婚暢想曲》獲作曲“特別榮譽獎”;《溫馨一曲唱社區》榮獲“詞曲一等獎”。這些歌曲,合唱團多次在市、區、街、社區等有關活動中演出,受到好評。讓大家最興奮的是,在黨的十六大召開之際,央視晚間新聞播報了我們星光老年合唱團演唱的《歡呼黨的十六大勝利召開》。每當提起,大家都歡欣鼓舞。居民們說,體北開發建設30年,咱們社區合唱團也有了23年的歷史,真是值得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