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牛刀說:我們怎樣過上好日子 牛刀著 遼寧教育出版社 2012年2月
按規律辦事,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牛刀告訴我們:
□鄭渝川
回歸常識,是按規律辦事,相信經濟規律,繁榮、衰退、調整、復蘇,是任何經濟體都抗拒不了的規律。
人們常常說,對政治和社會領域的公共事務以及房價、股價等問題的判斷,要打破定見,回歸常識。然而,同一問題在立場不同的人敘述下,可以產生截然不同的『常識』,不了解其中奧秘的旁觀者很難判斷。五花八門的常識論處處開花,造就了當前這個社會主張、觀念、訴求混亂的現狀——信賴『常識』,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笑話。
就拿中國一線城市的房價、房市來說,地產企業的代言人們鼓噪丈母娘需求等剛需是『常識』,認為高房價以及所有能支橕、論證高房價的理論和測算,纔是『常識』。一些財經媒體向公眾傳達信息時,盡管標榜立場公正、觀點獨立,但仍不免有意無意以『房價萬年漲』論為前提,並引為『常識』。反過來,牛刀、時寒冰、曹建海、郎咸平等少數派講述的常識,卻截然不同,他們同樣引用經濟學、基於國情對政府政策、市場形勢加以分析,提出的結論大大有別於前兩者。
單單從紙面上探究以上誰對誰錯,可能意義不大,但需要指出的是,相比地產行業利益集團『房價萬年漲』論的傳播,牛刀等人對中國經濟結構性問題及房價虛高等的批評,長期被人為壓制,趨於邊緣化。
牛刀所著的新書《牛刀說:我們怎樣過上好日子》對常識的界定及回歸常識重要性的解釋是:『回歸常識,是按規律辦事,相信經濟規律,繁榮、衰退、調整、復蘇,是任何經濟體都抗拒不了的規律,任何經濟體都不是永動機,該調整的一定要調整到位;回歸常識,是把復雜的問題簡單來辦,保障住宅沒有必要發債,土地出讓金要拿出來建設保障房,政府沒有錢就一定要壓縮開支……回歸常識,暴露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不耽擱不拖延;通脹的問題,要用貨幣的手段來解決,行政手段只能降物價於一時;房價的問題必須以稅收來建立社會財富的平衡機制,躲是躲不過去的。』
書中首先對個人、家庭金融投資所應恪守的常識原則,也就是有必要注意的最大風險進行了提醒,這些風險包括金融寡頭獵殺多數人的陷阱,資金不足的中小投資戶跟風炒作、追漲殺跌。牛刀認為:資本市場現金市場資產為王的時代已經來臨,房產投資面臨十分顯著的高風險,並由於貨幣的超大規模增發有崩盤的危險。
牛刀得出上段所述的那些觀點,並非臆斷,而是基於紮實的數據分析。有別於那些直接引用中國和美國官方統計數據的經濟學家,牛刀並不信任其中權重和計算方式不科學的數據,而是綜合使用中美等國的新訂單指數、用電量與生產指數、僱員指數、配送指數、存貨數據。在他看來,中國的CPI持續高位運行,利率卻被繼續壓低,導致貨幣貶值及由此帶來的通脹影響加劇,投資者有必要拓寬投資理財渠道,關注新的投資理財產品,設法保持投資資金安全及增加投資收益。
《牛刀說:我們怎樣過上好日子》書名的得來,源於書作者對當前通脹等因素造成嚴重社會問題的擔懮。牛刀在書中專門提到,盡管近年來內地居民人均收入有所提高,但增長遠不及通脹的影響。在此基礎上,高房價所帶給青年一代的,就是整體性的沈淪,牛刀將之稱為『80後集體淪陷,90後慘遭涂炭』——人人為了一點薪水辛苦打拼,也很可能無力保障工作後的個人生活支出,這種現狀,無疑是對最基本社會常識的顛覆,具有極大的危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