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Gettyimages供圖)
●一些回家過年的人,從家鄉帶回大量土特產,擔心放得太久會變質,鉚足勁了拼命吃
●短時間內進食太多醃制食品、粗糧、乾果對健康有害無益
●專家建議臘魚臘肉吃前先煮煮,粗糧只能當『插曲』,油炸食品切莫多吃
文/記者涂端玉通訊員肖金
醫學指導/武警廣東總隊醫院營養科曾晶主任
拜別元宵節,年就算過完了。南歸的『候鳥』們大多還從老家捎回了不少土特產,而害怕春季氣溫昇高食物會壞,很多人近期鉚起勁來吃,桌上餐餐有臘魚臘肉,各類粗糧乾脆直接代替米飯,看電視時不停吃乾果……大老遠拎回來的土雞蛋、瓜果蔬菜等,或攤滿廚房,或擠爆冰箱。
對此現象,專家指出,短時間內大量攝入某些土特產,反而可能吃出不健康。『單就每樣來說,都是可以適量吃一些的。但有的特產可能要采取合適烹調方法,除掉不健康因素;有的本身算是健康食品,但吃多了可能會不消化。』武警廣東總隊醫院營養科主任曾晶表示,吃好土特產,個中講究多。
油炸食物:放得太久會變質
北方不少家庭喜歡自制或是在外采買油炸類食物,專家表示,油炸類食物不能放置太久,否則容易在空氣中氧化變質,產生俗話常說的『哈喇味』,此類油脂氧化物對人體健康不利,而且油炸食物也不要讓家中孩子吃太多,否則容易不消化或刺激發胖。
同樣容易產生『哈喇味』的還有乾果,因為果仁的脂肪含量比較高,所以氧化變質的可能性也較大。如果乾果存儲在潮濕環境下,還會容易長霉,吃下肚對健康有損害。所以對於帶回家的乾果,如果短期內吃不完,最好分裝成小袋放入防潮包裝袋中,儲存在冰箱的冷藏或冷凍格內。
『不少人還從家裡帶回很多自家種的無農藥綠色新鮮蔬果,還有真正的農家土雞蛋,這些的確都是好東西。』曾晶主任表示,但再好的東西,也經不起擱置。
她表示,很多人認為目前氣溫低,食物在空氣中也不會變質,所以將蔬果、雞蛋都放在常溫下沒有進冰箱。但這樣做會加速食物變質。『新鮮食物尤其是雞蛋,一定要放入冰箱冷藏,而且雞蛋應該是「大頭」朝上豎著放。』她說。
她表示,蔬菜放久了容易產生亞硝酸鹽,而雞蛋超過一定時間,其新鮮程度和營養成分都會受到影響。『最好在兩個月內吃完,存放時間過久,雞蛋會因細菌侵入而發生變質,出現粘殼、散黃等現象。』
臘味:鹽分太重煮煮再吃
『湖南、四川等地很多家庭過年喜歡自制臘魚、臘肉、灌香腸。』曾晶主任介紹說,新年假期結束,家裡的老人難免會打包一些,讓外出打工的兒女帶回廣州。
這樣一來,很多小兩口在年後一段時間內,幾乎餐餐吃臘味,吃不完就反復在微波爐或電飯煲裡加熱。
『無論是哪種做法,香腸和臘肉雖美味,但從健康角度說,卻不宜多吃。』曾晶列舉出其『三宗罪』:高鈉、高膽固醇、富含亞硝酸鹽。
專家指出,這些臘味在加工過程中通常要加入大量的食鹽。雖然自家醃制的通常不加防腐劑和色素,但為了不使醃制品變質,鹽的分量往往會特別足。『鹽分中的大量鈉離子被人體吸收,會增加腎髒負擔,所以高血壓、心髒病患者千萬不要過多食用高鹽臘魚臘肉,否則會導致血壓上昇,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她表示。
而香腸和臘肉還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屬於高膽固醇食物,攝取過量,會造成血管栓塞,所以最好點到為止,別每天都吃。
此外,臘肉中的亞硝酸鹽,其在特定環境下可轉化成可致癌的亞硝胺。而有些地區的臘味還喜歡采用煙火進行熏制,熏制過程所產生的苯並芘的致癌性就更強了。所以吃臘味一定要適可而止,有所節制,同時應間隔多吃些新鮮肉類。
專家建議,在吃臘魚臘肉前可以將其先煮後蒸,讓水分緩慢地滲入肉的組織中,在加工過程中千萬不要再放鹽了。『煮過之後吃起來口感沒有那麼「柴」,另一方面,也可以除掉它上面的一些多餘鹽分。』曾晶說。
粗糧:吃得太多難消化
『很多家在農村的「新廣州人」,可能會帶回不少「愛心牌」粗糧,像玉米、小米、高粱、燕麥、蕎麥等,家鄉味是每個人最愛的味道,年後也有去去油水的必要,而且精細的城市飲食的確也需要間或吃些谷類粗糧來平衡營養。』曾晶主任說。
但粗糧不可每日當飯吃,專家強調還得『粗細間雜』,一味的粗或者一味的細都會讓腸胃受不了。『首先我們要充分肯定粗糧所保存的膳食纖維,它被稱為人體第七類營養素,可溶性膳食纖維的作用主要為調節血脂、血糖及調節益生菌群;而不溶性膳食纖維主要的作用為幫助大便形成,可用於防治便秘。』專家介紹,但粗糧並非有利無弊,短時間內吃太多,或會影響人體消化吸收。
『粗糧裡含有較多的纖維素和植酸,如果纖維素攝入超標,可能破壞人體蛋白質補充,也使得脂肪的利用率變低,而植酸吸收太多則可能影響腸道代謝平衡,對於腸胃功能較差的老人、孩子來說,粗糧吃太多可能導致胃脹氣、消化不良。』她表示,患有胃、腸潰瘍及急性胃腸炎的病人的食物要求細軟,所以要盡量避吃粗糧;患有慢性胰腺炎、慢性胃腸炎的病人則只能少量進食粗糧。
專家建議,對於普羅大眾來說,餐桌的主食還應是飯面粥等,粗糧只能定位為『插曲』而非『主旋律』,否則它就不再是人們眼中的健康食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