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春鳴畫
羊城晚報記者陳驍鵬
在2月9日深圳市政府舉行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高國輝向羊城晚報記者證實,『巨無霸』機構深圳市科技工貿和信息化委員會(簡稱『深圳科工貿信委』),將於今日正式分拆,掛牌成立為『深圳市經濟貿易和信息化委員會』和『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據稱,後者的成立『可能開拓了整個政府職能內的全國各地的先河』。
將『拆出』科技創新委
9日上午,在深圳市民中心,深圳市政府召開國際展覽協會(UFI)亞洲研討會新聞發布會。在發布會上,羊城晚報記者就『巨無霸』機構深圳市科技工貿和信息化委員會『分拆』一事,向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高國輝等官員求證,高國輝對此事作了證實。
『按照目前的消息應該是明天(10日)掛牌。而且掛牌以後會把相關兩個職能部門的管理權限和范圍公之於世。』高國輝表示。
『為了適應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碰到問題就必須改,再碰到問題就要深化改革。』高國輝分析說,如果接著還有問題,就繼續深化改革。一定要把整個政府部門調整得更加適合,能夠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原來成立了科工貿信委,現在把它重新分拆,也並非簡單的分拆,是一個重新的組合。』他表示,這個組合更加適應科技創新的發展。
高國輝強調,『科技創新委』要達到的目標,一是要有科技的理念,其次還要有創新的內容,『它的成立可能開拓了整個政府職能內的全國各地的先河。』
下屬機構早前悄然脫離?
從2010年起,深圳市政府內部關於『巨無霸』機構———『深圳市科技工貿和信息化委員會』要分拆的消息,就悄然擴散。其下屬機構也在悄悄地分離。比如,原本下屬負責全市招商引資工作的深圳市投資推廣署,在2010年初就完全脫離了科工貿信委,成立為一個完全獨立的部門。這一消息,直到2010年底,深圳市投資推廣署召開年終總結會時纔對外宣布。
對於這一現象,內部有關人士告訴記者,2009年深圳實行大部制改革後,科工貿信委下屬就有少數類似於投資推廣署這樣的部門,開始逐步脫離『巨無霸』機構,成為獨立的小機構,『這樣做主要是為了提高行政效率,並朝著精細化管理方向發展。』
對於巨無霸機構分拆,坊間議論得更多的卻是『科技系統早就應該獨立運作』。因為2009年啟動大部制改革後,科技部門並入『巨無霸』機構中,以致深圳目前已經沒有獨立的科技主管部門。
一個繞不過的事實是:2010年,深圳在科技部公布的20個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中意外落選。有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科技界人士分析認為,『這與深圳沒有獨立的科技主管部門有關。』
記者同時也了解到,深圳機構改革以來,在與科技部和廣東省科技廳的對接上,似乎也出現了不少問題。比如,由於科技創新管理功能被分拆到科工貿信委這個局級單位下的處室,一些直接由科技部和省科技廳下發的政策和文件,經常面臨著『不知道與哪個部門』對接的尷尬。
此外,原科技和信息局的部分管理職責,比如科技三項經費的管理等職能,從政府剝離出來交給市科協,但在對接上卻頻頻出現問題。在申報國家科技創新獎中,深圳由科協承擔這一事項,但遞交上去後,卻不被上級政府部門接受。
辦事基本不受分拆影響
高國輝已基本證實了科工委將分拆為『深圳市經濟貿易和信息化委員會』和『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兩大部分。但是其下屬20多個職能處室,以及20個直屬單位,具體該怎樣分拆,仍備受各界關注,而對於該機構內部人士而言,無疑更是人心惶惶。
在深圳科工貿信委某部門工作的黃花(化名)告訴記者,2月6日上午,她所在處室的幾個處級乾部被喊去開會,民主投票選『科工委』的領導,下午就有科工委的新領導下到各部門處室來巡視,『這說明單位的一二把手基本已經到位,但接下來的處級乾部安排纔最讓人頭疼。』
有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內部人士表示,市民和企業辦事基本上是不會被耽誤的。通常來說,人員沒有調整前還會按現行結構運行。但是『現在有多部門領導位置都沒定下來,領導沒到位,我們下面的人事也不太好處理啊。』
一家之言
改革效果不佳,官員就該負責
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內司委委員吳立民認為———
改革效果不佳,官員就該負責
『當年它剛成立時,我就預言兩三年內肯定要分拆,現在果然不出所料。』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內司委委員吳立民一語成讖。
這個『巨無霸』機構從成立之初,就給外界一種『臃腫』的感覺。吳立民告訴羊城晚報記者,這個單位太大了,在內部就鬧過很多笑話。一個電梯裡站著兩個同單位的人,互不認識,兩人一起去到了會議室纔知道是自家人。
而深圳一位經常與科工貿信委打交道的行業協會負責人則抱怨說,科工貿信委成立後,光副主任就20幾個,他們協會找政府部門辦事,經常是找不到對口處室,『感覺對應的政府部門從最開始的多頭管理,到後來的沒有人管。』
對於『巨無霸』機構難以逃脫的分拆命運,吳立民的見解或許更為直接和深刻,他認為有三大原因,首先,這個機構太大,對企業和市民而言,並非好事,辦事市民不僅找不到負責人,部門間還互相踢皮球,辦事效率極其低下;其次,如此大規模的政府機構,內部人員有五六百人,對於領導而言,管理上非常困難,不順;『一些部門領導任職半年了,甚至都不知道手下有什麼人。』此外,2009年合並時,由於兼並了太多部門,以至於局級乾部太多,沒地方放,只能閑置,『這非常不利於年輕乾部的培養』。
作為深圳重要的職能部門,深圳市科工貿信委從『合』到『分』,經歷了不過三年,這當中是否決策上出了問題?
『體制改革都是有風險的,因為當時考慮上的不周到,導致現在要埋單,嚴肅來說,這個事就應該追究發起人的責任,要啟動問責機制。』吳立民表示,政府機關現在就是缺少問責機制,如果機制健全,改革效果不佳,相關官員就應該負責,上一次的改革就不會『如此草率』。
他強調,可能會因為一些官員落馬等原因,導致無法問責,『但是深圳一定要吸取這一次的教訓,以後要將問責機制引入到機構改革中去。』
背景新聞
『巨無霸』機構領導『1正10副』
在2009年的深圳大部制改革中,深圳將原有的科技和信息局與當時的貿工局、高新辦、保稅區管理局等6個政府職能部門進行整合,全部納入了新成立的科工貿信委,此次合並後,獨立的科技主管部門在深圳被劃入工業『巨無霸』———科工貿信委當中。
除了上述幾個局的合並外,還融合了安全生產管理及執法的相關處室,以及駐深辦的人員,相當於來自5個局、7個方面的人整合在一起,其職能構成可謂復雜。該機構人員極其龐大,正式在編的公務員規模達到五六百人,被稱之為深圳『最大衙門』。其職能除了科技、工業、商貿、信息化方面的工作外,還包括能源、重要物資、糧食、工礦商貿企業安全監督管理、對國內與國外的經濟合作、進出口、中小企業發展等諸多方面。
2010年,該『巨無霸』機構被曝出『1正20副』的官員臃腫問題,此後深圳市編辦回應表示,該部門領導職務人數實際是『1正10副』。但是此後外界對該機構過於龐大,辦事效率低下的質疑,並沒有停止。
相關報道
『深圳從來沒有申請變為直轄市』
在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說:『深圳的改革還是有點小打小鬧,去年全國兩會上,有政協委員提出把深圳申報成直轄市,深圳有沒有這個打算向中央建議把深圳成為直轄市?』
對此,高國輝表示,深圳市委市政府從來沒有申請過把深圳變為直轄市,這也是深圳市委市政府力所不能及的事。(即使)不變成直轄市,深圳也會按照自己的產業昇級不斷發展。
他表示,深圳的佔地面積很小,只有1953平方公裡,『就這麼大一個面積,它不可能成為一個直轄市』。
陳驍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