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廣府廟會首次推出的『壓勝錢』受到市民熱捧 羊城晚報記者鄭迅攝
羊城晚報記者劉雲實習生劉昕月魏居嫻
事態進展
2月11日———陰歷正月二十,2012廣府廟會重頭戲城隍爺出巡及民俗文化巡游,將於上午10時至11時30分隆重上演。新鑄成的城隍爺將在中山路、文德路、文明路、北京路等多路段巡游。
記者近日走訪了解到,眾多市民對於去年城隍爺出巡時『萬人空巷』的熱鬧場景至今還記憶猶新,但對於城隍爺出巡的風俗卻並不十分了解。一位參加過去年出巡活動的劉阿姨講,當時只是看了個熱鬧,其中的道道,就不是很懂了!
2月9日,記者專程走訪廣州城隍廟,搶到許多巡游的獨家料,如今悉數捧出,希望能為各位街坊在明天觀看巡游時提拱種種談資。
城隍爺不超五公斤
據制作人介紹,今年的城隍爺像采取了西漢時已有的制作工藝———脫胎漆,為的是減輕重量。據了解,在湖南馬王堆出土的文物大多就是使用這種工藝。
這尊泥像內膽塞有麻布,在兩層麻布的外面,包有一層絲綢,絲綢之外就是批灰。制作人說,批灰是把舊的屋頂瓦片研磨成粉,再加入生漆,然後打磨,待泥全乾後,再鍍上金粉。
『現在,你看到的這座開光城隍爺像底部是通的,工藝師已將像座裡的泥從底座口拿出,所以這座城隍爺像,其實只是一個殼。』制作人這樣說:『城隍爺的重量不超過5公斤,一名成年人一只手就可以拿起。』
百人方陣穿著漢服
在11日城隍爺巡游的隊伍中,會有一組由廣州漢民族傳統文化研習會組成的方隊。雅號為『步搖玲』的黃小姐說,城隍爺巡游的當天,將有100多人參加漢服方陣。近百名漢服愛好者將穿著漢服、手持『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等吉祥語組成方隊在街上巡游。
漢服作為漢族的傳統服飾,其基本特征是『交領右衽』。『交領』指領子左右相交,而『右衽』是指左壓右。漢服中有禮服和常服之分,一般寬衣袖為禮服,窄衣袖為常服。漢服方陣中的大部分人,將穿常服,只有少數人身穿禮服。
黃小姐告訴記者:『漢服的基本特征除了交領右衽式,還有就是上衣下裳制,「上衣下裳」即上穿衣下穿裳。此外,漢服還有一個顯著特征即是系帶隱扣,其衣袍都是用衣帶、隱扣結系的。』
漢服方陣的成員穿得如此之少會冷著嗎?黃小姐解答了記者的疑問:一套完整的漢服通常有三層:小衣(內衣)、中衣、大衣,即三重衣。在這樣的天氣,是不會感到寒冷的。在頭發配飾方面,黃小姐說:『大部分會按照宮女的配飾來,到時手中都會拿著一只宮燈或是宮傘。』
巡游路線專挑鬧市
記者了解到,城隍爺出巡是從城隍廟忠佑廣場出發,具體路線為:中山四路→文德路→文明路→北京路→中山四路,大約兩個小時後再回到忠佑廣場。
這一條線路所涉及的道路可謂人群密集。為什麼選擇這樣一條線路?據廣州城隍廟車道長介紹:『按舊時風俗,城隍爺繞行大街小巷,鬼怪便不敢作怪,百姓可安居樂業。城隍爺巡游,吸引的人數越多,對百姓越有利。』
舊時的風俗,延續到現在,有傳承有變化。因為現在出巡路線經過的都是公交、汽車穿行的鬧市區,因此,在既保證市民可以安全觀賞出巡的同時,也要保證城市交通可以順利進行。廣州市交警部門通知,城隍爺的巡游期間將對中山四路、文德路、文明路、大南路禁行,建議市民步行而來,這樣可以省去很多由封路造成的交通堵塞問題。
首出英文版壓勝錢
在此次廣府廟會上,廣州城隍廟推出三套壓勝錢,其中這一套首次亮相的英文版壓勝錢,吸引了大量游客的注意。很多人對此既好奇又疑惑。
城隍屬於道教之神,道教又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緣何要制造一套英文版壓勝錢呢?對此,廣州城隍廟的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廣州自建城2000年來,一直是中國重要的對外貿易港口,海外友人雲集。如今拜祭城隍的外籍友人日益增多,城隍威名遠播四方,因此特制了首枚英文版壓勝錢。
看來,城隍爺也有望像孔子一樣,走出國門,開開眼界了。
除了以上的英文版壓勝錢,其他兩套壓勝錢:通寶系列(洪武通寶、雍正通寶、中華通寶)以及吉祥系列(龍鳳呈祥、早生貴子、長命百歲、狀元及第、指日高昇、財源廣進、龜鶴延年、家宅平安)也受到大量游客的喜愛。
對於壓勝錢的放置方法,漢民族傳統文化研習會副會長黃小姐介紹說,壓勝錢可以放置在家裡的很多地方,例如放在香案上、掛在廚房門口、壓在枕頭下。也可以隨身攜帶,例如放在包包內,或者像古時候的人一樣將其編織成宮絛或中國結,作為裙壓,掛在腰間(一般人選擇掛在身體的右側)。甚至可以將其掛在車上,保佑出行安全。『雖然壓勝錢放置方法比較隨意,但切不可將其放在衛生間內。』黃小姐提醒大家。
廣州城隍爺官銜大
據相關負責人透露,在城隍老爺出巡方隊中,將有來自新加坡、香港等地城隍廟的代表,上海城隍廟也將派代表來這裡取經。
素以城隍爺地位高而著稱的上海城隍廟,為何來此取經?車道長說,廣州的城隍爺其實有著自己的特殊身份。
據介紹,『城隍』二字的意思分別為:城牆、城牆外環繞的深溝(溝中無水)。城牆和護城溝是用來防御保護的,所以一個城的守護神,人們就稱之城隍神。
城隍並不僅僅是道教的神靈,他們本身是有官級的。按照明朝官方的說法,城隍分為五個等級:京師城隍為王爵,稱福明靈王。都城隍為公爵,稱明靈公,掌管省。府城隍為公爵,稱威靈公,掌管府。州城隍為侯爵,稱靈佑侯,掌管州。縣城隍為伯爵,稱顯佑伯,掌管縣。
廣州都城隍也是經過了一番演變: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下詔加封天下城隍,廣州府城隍被授予授『監察司氏威靈公』(公爵),秩正二品。清雍正年間(1723年-1735年),整俗使焦祈年奏請朝廷,將廣州府城隍昇格為管轄全省的都城隍,雍正皇帝予以應准,尊號為『廣東都城隍護國威應尊神』。
參照先前的官位劃分,上海的『縣城隍』是正縣級乾部。廣州的城隍爺作為都城隍,則屬於正省級乾部。官大好幾級,難怪廣府城隍爺出巡,上海城隍廟也要來取經。
劉雲、劉昕月、魏居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