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物業工作人員代收快遞時打電話溝通業主
隨著網購的日益火熱,小區物業替業主代收快件漸成常態。但對這項很有需求的服務,一些社區卻並不『感冒』,甚至中途叫停。這是什麼原因?記者調查後了解到,多家物業公司表示,不是不想服務,是怕『惹禍』上身。
調查:物業成了『包裹中轉站』
在東陵路附近的中房基安花園社區物業辦公室內,記者看到,大大小小的包裹堆放在角落裡,時不時有快遞員進來送快件,這裡儼然成了『包裹中轉站』。『我們每天都能代收近20個包裹,春節前,有時一天代收近百個。辦公室本來就不大,包裹多時,連走動的地方都沒有。』物業人員梁女士說。
這個小區並非個案,昨日,記者采訪了中潤世紀家園、淺草綠閣、第五大道花園、新世界、宏偉金都等8家小區,其中4家表示,在征得業主同意後可代收包裹。另外4家則稱,代收可能會產生糾紛,沒有此項服務。
業主:交了物業費就應代收
物業辦公室成了『包裹中轉站』,物管成了『收發員』,物業無償提供的服務,業主是否願意笑納呢?
市民黃女士經常網購,平均隔兩天就有一個快件。以前,她將包裹送到自己單位,但每次拿到後又忍不住打開,這時就會圍上來很多女同事嘰嘰喳喳議論,時間一長,領導對此表現出了不滿,她只好將送貨地址改為自己家,麻煩小區物業代為簽收。她說:『我也知道這是物業的額外工作,麻煩人家不好意思,但實在沒辦法。』
但市民邢先生稱:『我平時經常出去談客戶,有一次快遞員給我送了三次都沒法接收。我認為,既然交了物業費,物業就有義務幫業主代收,解決居民的難題。』
物業:我們經常費力不討好
一位圓通快遞員告訴記者,由於工作量較大,他們不可能每次都和收件人約定具體時間,只能在要到達送貨地點時纔與收件人聯系,如果遇到不能接收者,請別人代收很正常。快件一旦簽收,即認可包裹無問題,今後再出狀況與快遞公司無關。也正是這最後一句話,成了部分物業拒絕代收的主要原因。
鐵西區建設中路附近的一家社區物業人員表示,物業代收,一旦快件出現損壞,業主就會找他們負責。另外,經常代收會助長快遞員的惰性,一些人來了就把包裹往物業一扔,有時連電話都不打,業主沒有及時取到包裹,也可能和物業產生糾紛。
律師:貴重物品最好自行簽收
物業公司有代收快件的義務嗎?代收後如遇丟失損壞誰來負責?對此,記者采訪了遼寧鼎泰律師事務所律師楊功涵。他表示,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物業公司的主要責任范圍是公共服務,收取快件屬個人事務,從法律上講,物業是沒有代收義務的。但是,物業是社區的管家,替業主收快件又是很多人共同的需求,無償的代收服務也在情理之中。如果盲目拒絕代收,則違背了『公序民俗』。
楊律師強調,代收快件之前,建議物業應得到收件人授權。一旦快件出現破損,除非收件人能證明代收人在這個過程中有明顯過錯,否則代收人無須擔責。另外他還提醒市民,貴重物品、易碎品,最好還是由本人簽收,並當場驗貨。
本報記者呂佳實習記者劉瑩攝影社區記者梁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