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黃玉婷
日前,西安市下發文件規定,到2015年『經過培訓,使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40歲以下的公務員,能夠掌握最基本的日常交流用語。』文件剛一出臺,就引發網友熱議。有質疑者認為,安排公務員學英語純粹是『多此一舉』。
這種說法不是沒有道理,但也應當看到,近年來西安國際工作會議和國際性活動越來越多。去年以來,西安就相繼舉辦了世界園藝博覽會、歐亞經濟論壇、第二屆世界華文教育大會等。可以說,西安市加強國際語言環境建設,提高公職人員英語水平,其實是因應工作需要作出的一項決策。提高窗口行業、志願者等人員的外語水平,整治不規范雙語標識,對於提昇政府服務水平是大有裨益的。
西安加強公務員英語培訓,是不是『一拍腦袋』?筆者從報道中看到,在這次文件出臺前,西安市有關部門曾就加強國際語言環境建設工作開展了相關調研工作,並在學習借鑒外地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反復征求了市級相關部門的意見,多次進行修改。可見西安此舉並非一時『頭腦發熱』。
其實,提倡公務員學英語,可以視作加強公務員職業水平建設的一部分。公務員作為人民群眾的公僕,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文化素養,纔能更好地做好服務工作。像西安這樣一個有眾多外國友人工作生活的國際化大都市,外籍人士同樣也是服務的對象之一,要求公務員掌握基本的日常英語會話能力,應該說並不為過。
對於地方政府來說,重視公務員業務能力建設不是什麼壞事。反而是那些對於公務員聽之任之、不聞不問的做法令人擔懮。近年來,由於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一些剛剛進入機關的公務員就開始忙於應酬,忙著結交人脈關系,卻絲毫不重視學習提高,這種功利心態也往往導致行政管理能力低下,服務水平也上不去。人民公僕沒有盡到公僕應盡之責,老百姓對此嘖有煩言。
隨著對外交往活動的增多,公務員的業務能力不僅關系到其服務水平,還關系到一個城市的對外形象。面對質疑,西安市外事僑務辦負責人也提到,開展這項工作的目的是通過提高市民對外交流能力、提高窗口行業涉外服務水平,從而推動城市的現代文明程度。而當地並沒有將外語水平作為公務員招錄的條件之一,也沒有將公務員英語培訓作為考核的重要指標,可見文件重在倡導公務員加強學習,掌握最基本的工作用語需要,因此也不能說就是『一刀切』的做法。
當然,加強公務員業務能力建設,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還需要有有更加全面的視野,不能拘泥於某一個方面。就形式上來說,要提高公務員自主提高自身素養的積極性,還須使公務員業務培訓制度化、長期化、規范化;就內容上來說,還應增強公務員對法規政策的學習、加強職業道德培養、增強他們的公僕意識。只有這樣,纔能使公務員業務學習落到實處,不僅使乾部受益,也給群眾帶來實惠。
點擊進入@
新華網評官方微博
更多精彩原創評論等你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