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爲了孩子
“離”與“不離”的糾結
即使如果孩子歸了女方,同妻也可能會遇到難題。據“@同妻在行動”介紹,在一個同妻的案例中,女方爭得了孩子撫養權,但男方拒付撫養費,還在微博中不斷@女方,炫耀自己新買的蘋果手機。如果撫養權歸男方,因爲男方家庭一般清楚離婚的原因,大多數男方家人會把女方視作生活中的“定時炸彈”,阻撓女方來看孩子。
“@同妻在行動”志願者介紹,還有很多生子的同妻選擇不離婚,主要是爲了孩子。她接觸的一個同妻和丈夫有幾個孩子,她丈夫和丈夫的男朋友就住在隔壁的房間,但她選擇不離婚。因爲同妻經濟條件不好,如果離婚要孩子撫養權,她最多能帶走1個孩子,而不是所有孩子。
不離婚對孩子究竟好不好?如果一個母親的隱忍能夠給孩子帶來幸福感,是否值得?
這個問題,誰也不知道。來自青島的一個在婚同妻在微博上說,不知道自己這樣的隱瞞,孩子長大後是否會怪自己?也有同孩(同性戀者的孩子)開始在網絡上現身,訴說自己的成長。
在百度知道上,有匿名網友發帖說,自己放學回家看見老爸和一個陌生男人赤身擁抱,不知道該怎麼辦?也有網友說,查看歷史記錄,發現老爸查看同志網站,不知道是否要告訴媽媽?而一名女網友小雨發帖說,聽到自己老爸親口承認,第一反應是想去死。她難以相信非常有氣質,平時在家做家務的老爸會這樣瞞着她和媽媽。
網友評論,“很多孩子還在猶豫要不要告訴母親,因爲他們有保護母親的本能,又覺得替母親不甘。可能他們並不知道,有些情況下,母親知道實情,只是對他們有所隱瞞。”
“@同妻在行動”志願者說,婚姻家庭的問題非常複雜,對於“同妻”遭遇,一個最簡單方式就是男同性戀羣體不要走入婚姻。她希望有更多的法律和心理專業人士,來當志願者,關注同妻和同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