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日,媒體報道稱國家馬拉松隊爲飲食安全開闢養雞場,隊領導、教練親自上陣餵雞。馬拉松隊還長途跋涉,前往海拔3700米以上的彝族老鄉家購買犛牛肉。此前,國家體操隊爲征戰奧運,也禁止隊員在外就餐。天津柔道隊用訓練基地的倉庫自己養了20多頭豬。(2月23日新華網)
馬拉松隊開養雞場養雞,柔道隊自己養豬,體操隊禁止隊員在外就餐。這樣的“新鮮”事件放到食品安全不斷被詬病和批評的現實語境裏,註定會點燃更多的諷喻引線,讓公衆的不滿和批判有了可供發泄的口水素材,一時間網上盡是喧囂和質疑,以及對“養雞餵豬”的所謂田園生活的由衷神往。
但就事論事,諸如馬拉松隊養雞,以及柔道隊養豬這樣極端的個例,有其發生的特殊原因和實際情況,只不過諸如此類的報道,出於感同身受的關注和體會,引發了公衆一邊倒的同情和認可,被不合時宜的過度闡釋了。
要知道,運動員的飲食有其特殊性,不要說一般的食品都要經過層層檢測,其食譜也是專門制訂的。除此之外,一些常用藥品,運動員也不能隨便服用。從這點上講,普通百姓不能達不到運動員的飲食標準,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馬拉松隊開養雞場,是因爲在高原備戰,當地沒有一般訓練館所配備的食品等材料,不得已才自己養雞。天津柔道隊自己養豬,是因爲發生了佟文染“豬肉精”事件,加之當時雙匯正好出現“瘦肉精”事件,故而纔有這種驚弓之鳥般的養豬舉動。
事實上,這種專業隊養雞、養豬不僅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而且也未必能保證所謂的完全天然和無污染。畢竟,養雞、養豬中間的環節那麼多,如果不是專業人士來操作和監測,隔行如隔山的運動隊來養雞、養豬,只能是一時之計,斷不可以成爲常態。試想,如果自己養雞、養豬可以避免所謂的興奮劑事件,那隻怕全國幾百支專業隊都該紛紛雞鴨鵝一齊上了。
雖然民衆的闡釋有些過度,但並非事出莫名。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事件,羸弱滯後的食品監管,都讓民衆頗有點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恐慌與不滿。這也是馬拉松隊養雞、柔道隊養豬所引發的“羨慕嫉妒恨”的註腳所在。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運動員自然可以養雞、養豬,但對於廣大的普通老百姓來講,圈地養雞養豬無論如何都是不可能實現的任務。
食品監管部門必須從這樣被過度闡釋的新聞裏讀出警醒和緊迫感,扛起自己的職責和公衆的信任,一絲不苟、踏踏實實地做好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當我們在市場上可以買到放心的雞肉、豬肉,當民衆不再談吃色變,即使有諸如運動隊養雞養豬的新聞,我們恐怕也只會當奇聞軼事,開懷一笑,斷不至於像現在一樣,面對運動隊養雞養豬的故事,心神不寧,生出那麼多的羨慕嫉妒恨。(鄧爲原題:馬拉松隊養雞何以讓公衆“羨慕嫉妒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