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博議
□信力建
近日,廣州醫院的一紙規定嚇壞了不少龍爸龍媽,說是今年龍寶寶會紮堆出世,醫院將嚴格執行順產1天出院、剖宮產3天出院的規定。
醫院未雨綢繆是好事,但若為了完成任務就采取『多快好省』的土辦法,科不科學另當別論,在對待生命的態度上便出了問題,畢竟生孩子不是流水線上造零件,出了問題還可以返工……
院方之所以反應過度,根源在於被『今年將迎來生育高峰』的預估給嚇糊涂了,以為龍寶寶紮堆真的會像上班族擠地鐵那樣,於是嚴陣以待。實際上根據廣州婦幼醫療中心產科的說法,去年該院有13117名孩子出生,今年預計分娩量為1.4萬-1.5萬名,增幅僅為6%—13%。這在省婦幼那裡也得到印證。對於有著『望子成龍』信念的中國人來說,這樣的增量似乎不值得大驚小怪。
其實相同的一幕,早在2000年便上演過。當時不僅有龍的號召,更有『千禧之年』的噱頭,導致大家對生育出現誤判。後來國務院人口普查辦公布的數據顯示:2000年中國大陸新出生人口是13793799人,『總和生育率』只有1.22,遠低於世代更替水平的生育率2.1。這樣的新增人口,根本構不成什麼『生育高峰』。估計今年的情況同樣如此。
生育率低下與當今生育人群的生存狀態有緊密關聯。對於絕大多數『雙獨子女』來說,生活和工作的壓力不僅讓很多人推遲了結婚生育的計劃,而且戶籍壁壘、子女教育、贍養老人、社會保障等一系列問題讓不少年輕人對生育望而卻步。中國人雖然有跟風的勁頭,但『千禧年、金豬娃、奧運寶寶、龍寶寶』也只能起到短暫的刺激效用,未必真會蜂擁而『生』。
由此可見,通過計劃調節生育的方法已顯蒼白,人們早已根據自己局促的實際情況來約束生育行為。所以,醫院今年的任務不是臨時搞一套土辦法,提高自己的服務質量纔是重中之重。
信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