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一提起津南區的小站鎮,人們腦海中首先想到的就是名揚天下的小站稻。作爲今年旅遊大項目之一的小站鎮名洋湖都市現代農業園區,今年將種植1000畝精品水稻,作爲小站稻原產地的最大面積稻田,這裏將成爲遊客感受小站稻文化的好去處。
小站最大稻田10月收穫
津南區名洋湖都市現代農業園區,坐落於小站鎮東南部的柺子溝村和東西莊房村,佔地總面積將近一萬畝,園區規劃爲立體種植區、生態養殖區、水稻種植區、設施蔬菜區、科技示範區、瓜果採摘區、都市農園區、物流貿易區、綜合種植區共9個功能區。負責人趙立忠指着遠處的大片土地告訴記者:“這裏是我們正在整理的1000畝高標準稻田,今年10月這裏將收穫第一批精品水稻。”
據瞭解,作爲小站稻的原產地,因爲水源的缺乏,小站鎮曾經停種水稻達40年之久。近幾年,隨着小站稻種植的逐步恢復,小站鎮2011年全鎮的水稻種植面積達到了800畝。今年名洋湖都市現代農業園區新增的1000畝種植區域,將成爲小站稻原產地最大的一片稻田。
恢復傳統小站稻種植方式
趙立忠告訴記者,小站稻之所以聲名遠播就是因爲其特殊的種植方式,總結起來就是9個字“鹽鹼地、有機肥、黃河水”。小站鎮當年擁有得天獨厚的水源優勢,南運河水夾帶着漳河從黃土高原捲來的泥沙和氮、磷、鉀等有機肥料,注入了小站土地,構成了獨特的優質稻生長條件。爲了恢復和提升原產地小站稻的名氣,趙立忠和園區的技術人員制定了一套嚴格的種植模式。“利用小站鎮特有的鹽鹼地作爲種植小站稻的根基;建設自己的有機肥加工基地,收集雞糞、牛糞、羊糞進行發酵,用於稻田的底肥;種植過程不施化肥,不打農藥;利用園內新打的六個深井中的水進行灌溉。同時還將建立水稻育種基地,挑選名優品種的水稻進行選育試驗。”
爲了防止原產地小站稻出現假冒產品,趙立忠還準備在今年申請園區自己的原產地小站稻商標,將這一品牌的小站稻打入津城各大超市,並計劃在津城開設品牌專賣店,實行“產地——專賣店”直供模式,從流通環節徹底杜絕假冒產品。
三年打造農業遊基地
趙立忠告訴記者:“名洋湖都市現代農業園區計劃用三年的時間,把園區打造成爲科技支撐型、循環生態型、高效設施型、旅遊觀光休閒型、現代服務型的現代農業園區,成爲津南區又一處獨具特色的農業旅遊觀光休閒基地。而原產地小站稻將成爲這裏吸引遊客的‘王牌’。今後遊客來到這裏可以根據季節的不同體驗種稻子、收稻子等環節,品味水稻文化。在園區的農家院,遊客還能品嚐到由鮮美稻蟹、綠色蔬菜、小站稻組成的美味大餐。”(記者張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