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月16日,興慶區法院院長喬建軍到銀川市西夏區興涇鎮一被判緩刑的未成年人家做回訪幫教。劉學軍攝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興慶區人民法院位於銀川市中心區,該院未成年人綜合審判庭於2009年9月成立,管轄銀川市『三區兩縣一市』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是寧夏法院首家獨立建制的少年法庭。該庭在審判實踐中探索出『五四三二一』審判模式和『一制度四結合』回訪幫教模式,社會效果明顯。
記者先後參加了該院少年法庭圓桌審判的旁聽活動,跟隨法官到未成年犯所在地的司法局以及其家中進行回訪、幫教,見證了女法官和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心連心、肩並肩地幫助未成年犯改過自新所付出的艱辛和努力。
□責任心構成
完整判管責任鏈
2月6日上午8時30分,記者跟隨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興慶區人民法院未成年人綜合審判庭的兩名女法官從銀川出發,驅車400多公裡前往寧夏南部山區的彭陽縣司法局,將兩名被判處緩刑的未成年犯交給司法局和其父母共同進行幫教。
一路上,記者同兩位女法官聊天,傾聽她們講述未成年人犯罪的審判工作細節,判決之後又是如何與未成年犯所在地司法局、社區共同進行幫教以及發生在幫教鏈上的感人故事。
『只要是被我院判處緩刑的未成年犯,不論其家住在本區哪裡,也不管路程有多遠,我們都要親自走上門把他們親手交給當地的司法局、交給其父母。』女法官趙婧姝談到對未成年犯判管的艱難過程如是說,『對這些犯罪的孩子還要定期進行回訪,通過回訪了解未成年犯的思想動態和學習、工作情況,制定幫教計劃,實現動態管理。』
下午2時,記者一行人在彭陽縣司法局見到了早已等候並負責未成年犯幫教工作的該局副局長陳讓雲。申建寧法官把因犯搶奪罪的未成年犯周某交由陳局長、周某的父親幫教,法院與他們履行了相關的法律手續並簽署了幫教協議。
記者又隨同趙婧姝從縣城出發趕到該縣新集鄉白草窪村未成年人關某的家中。一路上,陳讓雲在前面帶路,汽車在盤山路上慢慢地行駛,大小彎道有50餘處,僅『Z』字形急轉彎道就多達十幾處,習慣在城裡開車的萬師傅高度緊張,生怕有個閃失,大約走了七八公裡,汽車上到了山頂,關某家住在半山坡上,汽車下了公路,沿著山坡慢慢下行,最後在關家的打谷場停下。關某和其父母早在門口迎候,走進關家的院子,見到靠山坡有兩孔窯洞,院子一處有四間平房。陳讓雲、趙婧姝與關某的父親和母親進行了談話,了解了其家庭成員和經濟收入情況,在融洽的氣氛中,法院和關某的父親簽訂了一份幫教協議,同時,趙婧姝拉著關某的手一再囑咐,要其好好表現,改過自新,為父母爭氣。
興慶區法院對未成年人犯罪的判管就如同一個工作流程,法官、司法行政工作者、監護人、社區幫教人員組成了一個判管團隊,團隊所有人靠『手拉手』、『肩並肩』、『接力棒傳接』的方式,用每個人的責任心構成了一條完整的審判、管教責任鏈。興慶區法院院長喬建軍對記者說,建立執行回訪幫教制度,做到定期回訪考察與不定期回訪考察相結合、重點回訪考察與一般回訪考察相結合、回訪考察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法官回訪考察與社區矯正人員矯正相結合,即『一制度四結合』回訪幫教模式。
□請給我
悔過自新的機會吧
2月1日上午9時30分,記者來到興慶區法院未成年人綜合審判法庭,旁聽了趙婧姝主審的一起特殊的未成年人搶劫犯罪案件。
2004年,年僅17歲的被告人陳某離開甘肅慶陽老家,只身來到銀川打工。她和朱某、田曉峰、楊雲雲共同實施了一起搶劫犯罪,搶劫被害人現金2200元。
2011年,在全國公安機關清網行動中,被告人陳某主動投案自首。
歲月已過去了八年,今天站在圓桌前被告人席上的陳某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了。
陳某在法庭上一次次地流下了悔恨的淚水。她說:『由於八年前我的無知和交友不慎,犯下的錯誤是多麼的愚蠢,給被害人和我的家庭帶來了無法忘卻的傷害和恥辱,這一切都是在校不好好學習,過早步入社會,年幼無知,不懂法造成的……請法官看在我犯案時纔十七歲,又是初犯、偶犯且自首,給我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吧!我家中還有兩個幼小的孩子無人照顧,還期盼著媽媽,因為他們不能失去母愛……』
庭審結束後,陳某在短暫會見家屬過程中,她和父親、丈夫抱在一起痛哭。記者看到趙婧姝的眼圈濕潤了,她也流出了同情的淚。她告訴記者,鑒於本案被告人陳某的自首情節和其家庭特殊情況,合議庭考慮要給予政策體現,判處其緩刑,讓其盡早回家撫養教育兩個年幼的孩子,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未成年人綜合審判庭庭長馬虹陪同記者旁聽了陳某的庭審過程。據她介紹,未成年人綜合審判庭兩年多來審理了270件案件,涉案的400餘人無一上訴,被判處緩刑的125名未成年犯僅有2人重新犯罪。
□心理諮詢師
啟發未成年犯感悟人生
2月1日上午,記者在興慶區法院心理諮詢室見到了心理諮詢師、人民陪審員、寧夏司法警官學院的老師艾英,她正在為少年犯馬某做心理輔導。
『你遇到了什麼問題?需要幫助嗎?』
『我最害怕見到以前乾壞事的同伙,因為他們經常來找我,我就會生氣、害怕、焦慮。』
『他們來找你,你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嗎?』
『我不接他們打過來的電話,但我還是很害怕,心裡不踏實。』
『你是采取什麼方法緩解焦慮情緒的?』
『我一般情況下是通過看電視緩解焦慮情緒,持續時間大約兩個小時。』
『你在村子或者路上碰到「同伙」怎麼辦?』
『我假裝不認識他們。』
艾英用誇獎的語氣對馬某說,孩子你做得很好,你已經找到了問題解決的辦法。
艾英又問:『平常遇到其他問題,你會尋求誰來幫助?』
馬某答:『我會找父母和姐姐,有時還打電話找法官。』
艾英最後問:『你最高興的是啥事?』
馬某答:『我最高興的是一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飯,因為相互祝福,充滿了愛。我也得到父母的認可,感受到愛的存在。我小時候是爺爺奶奶帶大的,現在擔心父母失去對我的認可和愛。』
馬某的父親也在場,他高興地告訴記者:『我是個農民,剛纔聽了心理諮詢師給我兒子的輔導和誇獎,使我受到了很多啟發,今後,我出外打工盡量把兒子帶到身邊,讓兒子體會到我對他做事的認可,也能感受到更多家庭關心。』
『我們通過對未成年人的心理進行輔導,啟發他們對犯罪行為的認識,通過提問題、交流,使其對處理人際關系、就業等方面有所感悟,做一個不再犯錯誤且對社會有用的人。』艾英簡要地向記者介紹了他們工作的方法和目的。
據悉,興慶區法院未成年人綜合審判庭組織心理諮詢師召開單獨或集體心理諮詢約150餘場,共有1800餘人(次)的未成年人、家長、在校學生參加了心理諮詢、心理輔導。
□每份判決書
後附『法官寄語』
『你本有著疼愛你的父母,有著溫暖的家庭,但你卻踏進了網吧的大門,結識了社會上不良青年,致使你走上犯罪道路,失去了自由。作為法官,我們希望你能真正認識到犯罪給自己、家庭和社會帶來的危害性,遠離網吧,遠離犯罪,將來的人生之路,無論走到哪裡,都請記得我們在用期待和祝福的目光看你,加油!』這是記者在一份判決書上看到的『法官寄語』。
『我們在制作判決書的過程中,針對未成年被告人的犯罪原因、家庭情況、生活習慣等方面,從情、理、法的角度寫出『法官寄語』,闡明法官的期望,引導他們積極向上,敦促他們悔過自新。』馬虹說。
2011年3月3日,興慶區法院與監獄聯合舉行了題為『珍惜今天,做守法公民』的十八歲成人儀式。4名剛剛年滿十八周歲的服刑人員在莊嚴的國歌聲中,舉起右手面對國旗莊嚴宣誓。
儀式上,未成年犯小張代表大家表達了心聲:『感謝興慶區法院未成年人綜合審判庭為我們舉辦的十八歲成人儀式,今天意味著我們已步入成年,邁入成人行列,也懂得了肩上的責任。今後,我們會努力學習,把握未來,在青春中孕育希望,在責任中成就理想。』
『浪子回頭金不換』
『法官阿姨,我考上大學了……』
2011年8月11日,未成年緩刑犯趙某專程來到興慶區法院將這個喜訊告訴了未成年人綜合審判庭的法官。
『當看到趙某被寧夏某高校錄取的通知書後,我們都有一種成就感和幸福感。』馬虹激動地說。
2009年的一天,同為銀川市某中學高二年級學生的趙某與被害人曾某等同學在操場上踢足球時,曾某不慎將趙某的鼻子踢破。趙某讓曾某賠禮道歉,但曾某態度漠然。氣憤難平的趙某隨即打電話告知其好友,讓好友找人教訓曾某。趙某遂伙同宋某、商某、高某等5人在該校門口將剛放學的曾某強行拉上一輛面包車對其進行毆打,致曾某腹部閉合性損傷、脾破裂、多發軟組織損傷,傷情程度為重傷。
傷害發生後,趙某家人積極賠償並取得了曾某及其家人的諒解。
在審判過程中,合議庭通過社會調查員的調查報告,了解到趙某的家長平時對其管教嚴格,導致其性格較為內向,且一直表現良好,學習成績也很優異,此次犯罪是他一時意氣用事而導致的。趙某當庭對曾某及其父母均表示深深的歉意。主審法官申建寧說:『當時距離高考只有6個月,為了挽救趙某,多次找其分析犯罪的根源,激勵他積極備戰高考。綜合全案考慮,以故意傷害罪,判處其緩刑,讓其回歸校園。』
高考前夕,趙某又給申建寧寫來了一封信,字裡行間流露出對高考的憧憬與焦慮。申建寧及時找他談心交流,幫其排解壓力,鼓勵他不要背負過重的心裡包袱,全身心地備戰高考。申建寧帶著一份成就感且高興地對記者說:『最終,小趙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理想中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