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手把手輔導小球員,必須的!
宋曉波,中國女籃標志性人物之一。
當年,她是中國女籃隊長,叱吒籃壇,屢建戰功。
如今,雖然生活中依然少不了籃球,但宋曉波涉獵的體育項目也更加寬泛,高爾夫球、網球、滑雪……前女籃隊長的生活中又怎麼少得了體育呢。
從前鋒
到控衛
本周二,北京金隅女籃奪得WCBA總冠軍,時隔31年後重回國內籃壇的頂峰。當天,宋曉波在北京電視臺擔任嘉賓,一待就是6個多小時。女籃奪冠的喜悅讓宋曉波忘記了疲勞,但是誰又知道她是帶著腰傷堅持錄制節目的呢?而這傷是她兩周前打籃球時受的。
只要對中國籃球略有了解的人,就不會不知道宋曉波。出生於體育世家,身高1米82的宋曉波17歲便靠著自身的優秀條件成為國手。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末,宋曉波是中國籃壇的風雲人物,以出色的球技和頑強拼搏的作風著稱。宋曉波技術全面,擅長過人突破,跳投出手角度多變,底線穿插靈活,是一名攻守俱佳的球員。1983年的第九屆世界女籃錦標賽上,她榮獲『最佳得分手』稱號,並入選『最佳陣容』,成為中國籃球獲此殊榮的第一人。後來在全國性的投票活動中,她3次高票當選『中國十佳運動員』。
盡管退役已近30年,但宋曉波生活中還是離不開籃球。作為曾經的北京女籃隊長,宋曉波如今還擔任著『領軍人』的角色。在她的牽頭組織下,一幫北京女籃的老隊友們又重新聚到了一起,在休息日參加籃球比賽。
別看歲數不小了,但宋曉波和當年的隊友們現在仍然堅持打5對5的全場比賽,而且對手是清一色的男性,其中還有不少二三十歲的小伙子。在籃球場上,宋曉波依然保持著善於奔跑的特點,根據場上情況,自己能夠合理分配體能,打滿全場不成問題。宋曉波承認,現在在身體對抗、彈跳能力等方面肯定無法與當年相提並論,因此在場上的位置也有所調整。當運動員時,宋曉波是打前鋒的,如今,她改打起了控球後衛,用經驗、意識和技術將全隊串聯起來。畢竟是專業運動員出身,宋曉波和隊友們的戰術素養極高,球總是倒來倒去,轉移迅速。別看是一群退役的女運動員,她們的比賽極具觀賞性,也很有戰術。『許多人喜歡和我們隊進行比賽,他們覺得能從中有所收獲。』宋曉波說。
這次北京女籃奪冠,又勾起了宋曉波許多回憶。宋曉波在26歲時退役,這個年齡在當時就已經算是老運動員了,而現在運動員的運動壽命普遍延長,北京隊中的韓國外援金英玉更是38歲高齡,這讓宋曉波感到欽佩,也讓她更有信心。『我還可以繼續打籃球,我覺得我的身體沒有問題。』
從大球
到小球
盡管是專業籃球運動員出身,但宋曉波如今的體育生活中最重要的內容就是打高爾夫球,她戲稱『運動重心從大球轉移到了小球』。
宋曉波開始打高爾夫球是在2003年。剛開始時,宋曉波並沒有覺得高爾夫球多麼有趣,一年下來也就是打個兩三次,可以說基本上就是個『門外漢』。直到有一次,朋友帶她參加一個高球比賽,她出人意料地得了『最佳淨杆獎』。宋曉波十分驚訝:『原來打高球也能獲獎啊。』這次經歷讓她重新認識了高爾夫,也開始認真對待起來。
一旦認真了,宋曉波對高爾夫球就十分投入。每次去練習場,她都起碼要打300個球,耗時三四個小時。有時為了趕早場打球,宋曉波5點多鍾就起床,一場球下來要步行9公裡以上。隨著加入高爾夫體育明星隊,宋曉波有了更多的參賽機會,球技也不斷提高。
現在,宋曉波每年會參加許多高爾夫球比賽,她也成了『得獎專業戶』。對此,宋曉波謙虛地說:『在體育界,打高爾夫球的女運動員不多,我是運氣好。』
不過,事實顯然不僅如此。宋曉波擔任中國女子籃球隊的隊長,現在,她又被推選為高爾夫體育明星隊的隊長。去年,中國高爾夫巾幗隊的主席又找她出任隊長。大家推選她出任隊長,既是對她領導能力的認可,也是對她球技的肯定。
除了健身外,宋曉波還將打高爾夫球當做一個交友的平臺。宋曉波感悟,打高爾夫球就如同人生,要一杆一杆地打下去。也許會出現偏差,但永遠不能放棄,因為希望永存。
從健身
到健心
除了籃球、高爾夫,宋曉波還喜歡滑雪,這讓她的生活更加豐富,一年四季都能從事喜愛的體育項目。
在澳洲生活時,宋曉波經常看到外國人因為滑雪骨折、受傷,這讓她覺得這是一項危險性極大的運動,自己也有些抵觸,不願嘗試。到後來她纔知道,那些受傷的人多是從事一些極限滑雪,或是為追求極度刺激而挑戰風險很大的動作,但如果使用正規的方式,佩戴齊全的護具,滑雪運動還是很安全的。
宋曉波第一次去滑雪也是應朋友之邀,雖然只有短短2個小時,但她最後已經可以上中級滑道了。那位朋友也頗為驕傲,逢人便誇宋曉波是自己最好的『弟子』。到了冬季,北京的高爾夫球場大都封場,宋曉波正好利用這個時機去滑雪。她還去過日本北海道,專門體驗那裡的滑雪場。
夏天高爾夫,冬天滑雪,時不時打打籃球、網球,宋曉波的業餘生活被體育所佔據,『我是為體育而生的。』宋曉波這樣評價自己,為此她深感驕傲。
體育鍛煉給了宋曉波良好的身體,如今的她身材保持得非常好,有時給她做按摩的技師也會稱贊她的肌肉富有彈性,像年輕人一樣。
現如今人們在工作中的壓力非常大,每次運動後,能夠出一身汗,在宋曉波看來這是一種不可多得的享受。她坦言,在運動場上,自己就忘掉了所有的煩惱,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在體育生活中,我感覺特別幸福。』說這話時,宋曉波的臉上洋溢出一種滿足與平和。
本報記者陳嘉?J189
堅持15年
打造籃球樂園
體育給宋曉波帶來了歡樂,她也希望將這份歡樂傳遞給更多的人,由她一手打造的宋曉波籃球俱樂部就是孩子們的籃球樂園。『給每個喜歡籃球運動的青少年一次平等競爭的機會,只要你喜歡籃球,就可以來宋曉波籃球俱樂部打球。』這是宋曉波15年前在創辦俱樂部時說過的話,也是15年來她一直堅持的宗旨。
宋曉波於1996年創辦的這家籃球俱樂部,至今已走過了15年,培訓了來自北京、香港、臺灣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法國、瑞士、英國等國家和地區的萬餘名青少年籃球愛好者。15年的時間,證明了宋曉波籃球俱樂部是一家高水平的、值得信賴的籃球培訓機構。
從國家隊退役後,宋曉波去了澳大利亞,被那裡開展籃球運動的火熱景象深深打動。澳大利亞的青少年只要喜愛籃球,都能享受到良好的訓練條件,這得益於當地一大批俱樂部的存在。宋曉波想為自己鍾愛的中國籃球再做點貢獻,她選擇了成立青少年籃球俱樂部,做普及工作。
宋曉波沒要國家一分錢,完全依靠個人力量建起了俱樂部。15年來,俱樂部得到了方方面面的支持,宋曉波對每一位幫助過她、關心過俱樂部發展的人都表示深深的謝意。在她看來,俱樂部也是一個企業,有投資、有收益,要善於經營纔能欣欣向榮。但宋曉波更看重的是俱樂部的社會效益,她所做的一切都源於自身對籃球運動的熱愛。
來到俱樂部,無論你水平如何,都要先上場打比賽。有些家長質疑,孩子們連基本的籃球技術都不會,怎麼可能去打比賽?但宋曉波認為,籃球技術全都是靠實戰打出來的。宋曉波反復強調對抗的重要性,在對抗中的交鋒,不單單是身體強弱的比拼,更是在比一種運動精神。宋曉波經常到訓練現場指點學員,教他們一些自己在實戰中總結的絕招。除了基本的身體素質和技術訓練外,俱樂部還向學員灌輸戰術思想,從小培養孩子們的戰術素養,讓他們懂得配合。
在這裡除了教孩子打籃球,也可以培養他們優良的品行。這一點,也正是宋曉波不斷強調的。如今的獨生子女自理能力很差,培訓期間,他們接受全封閉的管理,要自己洗衣服,要學會與他人共同生活。俱樂部還舉行纔藝表演、演講、心得交流等活動,讓孩子們學會溝通,學會與人相處。
15年來,宋曉波籃球俱樂部可謂桃李滿天下,其中的佼佼者劉子秋曾代表清華大學參加CUBA聯賽,之後還打上了CBA。有不少學員憑借籃球特長考入各大高校或成為一些中學籃球傳統校的校隊主力。有些受訓學員赴海外留學後,入選了當地的校隊,並有出色表現。
每個假期,宋曉波籃球俱樂部都會組織冬、夏令營,她希望喜愛籃球的青少年們把更多的時間放在籃球場上,在鍛煉身體的同時,也使心態、精神境界得到提昇。
本報記者陳嘉?J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