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內容提要 :2012年2月28日14:30,《對話首都》第八期邀請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造林營林處處長蔡寶軍、北京市平原造林辦公室處長楊振君做客新華網,為網友解讀如何向市民兌現『綠色承諾』。
2012年2月28日,《對話首都》第八期邀請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造林營林處處長蔡寶軍、北京市平原造林辦公室處長楊振君做客新華網,為網友解讀如何向市民兌現『綠色承諾』。圖為訪談現場。新華網陳競超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新華訪談推出的大型網絡訪談互動欄目『對話首都』。 2012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今年,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完成20萬畝平原植樹造林任務,並將於本月正式啟動。這是北京市委市政府向市民許下的一個綠色承諾。北京市現在的綠化狀況究竟是怎麼樣?如何兌現這一綠色承諾呢?20萬畝造林任務完成後北京市民將看到哪些改變?今天為大家請到北京市園林局造林營林處處長蔡寶軍和北京市平原造林辦公室處長楊振君做客新華網直播間,與廣大網民在線交流。歡迎兩位。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造林營林處處長蔡寶軍]各位網友大家好,感謝大家關心園林綠化建設。
[北京市平原造林辦公室處長楊振君]各位網友大家好。
[主持人]現在我想請問兩位處長,您是不是都在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工作很長時間了,那您切身感受到北京的綠化發生了什麼樣的情況能跟網友分享一下嗎?
[蔡寶軍]應該說北京的綠化建設從記載來看變化非常大,說是『質的飛躍、大的跨越』來形容都不過分。建國初期全市森林覆蓋率1.3%,當時主要集中在私家、皇家、高山、遠山地區,別的地方林木非常少。解放後國家北京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開展了大規模的義務植樹活動,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同志帶頭植樹,像小西山這塊。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尤其到了咱們申辦奧運的時候,對綠化建設從領導到社會上大家都非常關注,都能廣泛參與,都能盡自己的力量。就我自身的感覺來說,我在80年代初參加工作後,當時是16.6%的森林覆蓋率,按當時來說正如剛纔楊處長所說的當時是風沙緊逼北京城。
[楊振君]當時我記得80年代有一篇報道叫《風沙緊逼北京城》,指的就是當時北京生態環境已經到了非常危險的程度了。這也確實引起了我們從事園林綠化部門同志的關注,搞了這麼多年綠化環境還沒有得到根本的治理,感覺責任、壓力都很大。當時我記得報紙上介紹很多女孩子都圍著紗巾上街,還有帶著口罩的。尤其是春天,北京地處北方比較乾旱的區域,本身降水又少,再加上剛纔蔡處長所講的林木覆蓋率比較低,纔造成了風沙緊逼北京城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