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新鮮水果被打蠟的問題一直困擾着許多消費者,甚至不時傳出某某因爲過度食用“打蠟水果”生病的消息,關於慎吃打蠟水果的消息也是真假滿天飛。近日,讀者劉先生向本報反映,削蘋果皮時,用小刀刮下來些白色的粉末,用手捻,像是蠟。“如果是蠟,能食用嗎?是不是有毒?都說蘋果皮有營養,我們不知道是否該去皮食用”。
帶着劉先生的疑問,記者在超市分別購買了精品紅富士、山東紅富士、新疆糖心蘋果、贛南臍橙、臍橙和進口檸檬共6種水果,用小刀輕刮表皮,三種蘋果都有細碎的蠟樣粉末出現,而兩種臍橙和檸檬都沒有出現類似情況。這些蠟樣粉末的成分又是什麼呢?食用後是否會對人體產生危害?記者撥打了天津科技大學食品工程與生物技術學院的食品營養與安全重點實驗室的電話,說明來意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打蠟是國家允許的採後處理保鮮方法,理論上對人體是沒有危害的。換句話說,水果可以打果蠟,果蠟是可食用的。如果打的是其他不可食用的蠟,比如工業石蠟,我們這裏檢測不出來,因爲沒有這個檢測項目。”
一位在水果批發行業工作了40年的專業人士驗證了該實驗室的說法,他說:“以前水果打蠟的很少。一般都是品質高、要出口的纔會打蠟,一是好看,二是爲保鮮。用的噴霧的方法。現在打蠟的多了,但是不是果蠟就不一定了。因爲果蠟和工業石蠟的價格差別很大。後者對人體有害。”
是可食用的果蠟?還是工業石蠟?到哪裏可以檢測出來?
隨後記者又致電天津產品質量監督檢測技術研究院的國家加工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一聽記者希望檢測打在蘋果表皮上的是果蠟還是石蠟時,接電話的工作人員回絕稱:“這個不歸我們這裏檢驗。這是檢驗加工食品的。”市質監局食品生產監管處的侯處長告訴記者,水果屬於農產品,不屬於質監局的監管範圍。
天津市農科院的農產品檢驗測試中心是農產品檢測的權威機構,可是那裏的回答也是“不可以”:“我們主要是檢測農藥和重金屬的殘留問題,打的是不是工業蠟,檢不了。”
抱着最後的希望,記者又撥通了天津市疾控中心的理化實驗室的電話。“我們這裏不能檢測水果表皮是不是被打上了工業石蠟。”“此前有醫生稱,如果告知理化實驗室工業石蠟的主要成分,請實驗室檢測水果表皮是否有這種成分就可以了。”對於記者的這個說法,實驗室的工作人員也並不認同:“果蠟和工業石蠟的基本成分是相同的,只是提煉的方法不同,後者的雜質更多。但是像蘋果生長在露天環境中,也很容易接觸到某些雜質。因此就算從果皮上檢測到了雜質,不能就此判斷說這是工業石蠟的雜質。”
哪裏都不能檢,爲什麼?對此天津疾控中心的鄭文龍醫生說:“沒有一個國家檢測食品的實驗室是什麼都檢測的,否則成本太高。檢測項目主要有是否過量使用食品添加劑、農藥、重金屬殘留等。當初牛奶沒有檢測三聚氰安的項目,就是因爲它根本就不應該出現在牛奶中。”
一位外地水果批發商透露,家鄉產的橘子質量不錯,但價格卻一直不如那些外表光滑但品質一般的橘子,細打聽才知賣得好的橘子都是打過蠟的,外形好就招人喜歡,因此給水果打蠟成爲普通的手段,“至於用什麼蠟,當然是越便宜越好,很多農家哪管這些,節約爲上嘛。反正我們家好多年不用橘子曬陳皮了,不放心……”而通過網上詢價,記者發現一噸果蠟的價格不低於25000元,而一噸工業石蠟的價格在淘寶網上一般在15000元左右,如果昧着良心用工業石蠟,成本要低得多。
曾有專家稱,用紙抹一下水果表皮,如果紙上有紅色的印跡,就很可能使用了工業石蠟。但該說法也並沒有獲得權威認可。
在完成了一圈調查後,這個問題還是無解,令消費者無可奈何。對此,讀者劉先生無奈地說:“什麼都要消費者自己鑑別?消費者都成全能戰士了,還要成爲各種各樣的專家?難道真的所有水果都要削皮吃?還是希望監管部門想點辦法,別讓消費者‘坐蠟’爲好。”本報記者耿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