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圖/吳結 |
2月27日,有消息稱常州城管一線執法部門一共有12名碩士研究生,而且這些碩士城管隊員中有的就是從事沿街巡查工作。(2月28日《常州日報》)
現實情況是,大多數在一線執法的城管,還是通過各種途徑招聘、或者是分包下去的“臨時工”。從“媽媽城管”、“美女城管”到“碩士城管”,他們的溫柔式執法、人性化執法,也許能夠起到一定程度的示范效應,但如果無效放大這種效應、誇大這種所謂的榜樣力量的話,顯然是過於低估城市管理的復雜性了。
說到底,過分地倚重於人的因素,而非訴諸於管理的創新,終究還是“身份盲信”而已。不錯,從“媽媽城管”、“美女城管”到“碩士城管”,他們本身的秉性或者說是學識,決定了他們更傾向於溫柔式執法、人性化執法的可能。
但常識又告訴我們,如果城市管理未能充分做好理解、尊重,對城市管理人員執法素質、執法能力的要求未能做到足夠細致與嚴苛,那麼,理論上的“好城管”的執法人員有變成“壞城管”的可能。難以消解公眾之於城管這一群體的負面印象不說,廣義上的城市管理質量的提昇、城市綜合形象的打造,也只能流於空談。文/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