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40年2月5日,一顆直徑為140米左右的小行星有可能撞擊地球,而這個幾率是1/625。
據美國媒體昨天報道,在2月初於維也納召開的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科學技術小組會議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這顆小行星撞上地球成為科學家們熱議的話題。
這顆名為『2011 AG5』的近地小行星是由美國亞利桑那州的觀測者發現的。科學家目前只能觀測到這顆神秘行星的一半面目,因此除了它的尺寸,無法了解它的具體質量和構成成分,也就無法准確地預測它未來的運行軌道。
據相關專業人士介紹,如果想要撞上地球,小行星首先要穿越近地空間一個被稱作『重力鎖眼』的區域,之後纔會在地球引力作用下撞向地球。
科學家初步預測,『2011 AG5』將於2023年2月在距離地球300萬公裡的位置掠過地球附近,並有可能穿過一個直徑為100公裡左右的『重力鎖眼』區域。
雖然它的體積不大,但是一旦與地球發生碰撞,其引起的自然災害帶來的破壞力將是巨大的。科學家需要在2013年到2016年這個最佳觀測窗口對這顆小行星進行密切的『監視』。
如果確定它進入『重力鎖眼』區域,並朝地球襲來,科學家們就必須想辦法改變它的軌道。
●馬上就訪
發射一個航天器就能撞開它
今天上午,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接受法晚記者采訪時指出,天文學家觀測這一小行星的時間很短,目前獲得的數據不足以作出較為精確的預測。隨著獲得的觀測數據增多,天文學家將會對該行星的運行軌道作出更准確的判斷。
天文學家通過使用各種太空望遠鏡和地面觀測設施詳細分析其運行軌道,此後將可得出該小行星是否可能與地球相撞的更准確幾率。
如果相撞的可能性很大,航天機構也有辦法將這顆小行星推離與地球相撞的軌道,其中比較簡單的辦法是發射一個航天器,將小行星撞到遠離地球的軌道上。
『把可能性降低的情況更多,』朱進說,憑借目前人類所掌握的科學技術,專家們不會等到該小行星在2040年威脅地球時纔采取對策。
●前車之鑒
『阿波菲斯』撞地球幾率曾修改
此前,科學家曾於2004年發現過另一顆小行星『阿波菲斯』,其直徑約為394米,被稱為是已知的對地球威脅最大的小行星。一旦它撞上地球,將釋放出比廣島原子彈高10萬倍的能量。
據專家當時測算,『阿波菲斯』小行星將於2029年和地球『擦肩而過』;由於它的軌道被地球引力改變,它將於2036年重新『光臨』地球,並很可能以高達1/37的幾率撞擊地球。
不過,根據最新的計算方法和數據,這種可能性已經下降為約25萬分之一。全球有100多個研究小組在從事『阿波菲斯』的研究任務,希望在它接近地球時能降低或排除相撞的可能性。
據美國宇航局檢測數據顯示,距離地球1.2億公裡范圍內一共有19000顆這樣的『中型』行星,如果撞上地球,將可能摧毀一座城市。
(來源: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