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月27日出版的美國《時代》週刊首次把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作爲封面人物。在一篇名爲《遇見金正恩》的報道中,介紹了他從“普通小男孩”成長爲“接班人”的故事。
兩天後,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說,朝鮮同意有條件暫停鈾濃縮活動,同時暫停核試驗和遠程導彈試驗。
歷史總是在“巧合”中令人驚歎、引起猜測。
在世界諸多堪稱偉大或傑出的媒體中,《時代》率先“推出”金正恩,充滿勇氣和睿智。在“巧合”的另一面,朝美做出的恢復對話、重建信心的決定,給和平一個機會,其歷史意義是深遠的。我們有理由相信,長期停滯的朝鮮半島無核化進程將獲得重啓良機。
回首來時路,經歷太多波折,當事各方也更加確信:解決朝鮮半島安全問題,不能脫離成熟的六方會談機制。這次爲半島和平帶來希望的決定,是在北京舉行的朝美第三次高級別對話的結果,而有效的“朝美對話”正是六方會談機制的重要內容。
世界需要半島和平,朝美更需要彼此保證“安全”。朝鮮“停核”、美國重申“放棄敵視”並“援助糧食”,大家都有了坐下談、談下去、談出希望的可能。
在多變的國際政治和經濟形勢下,世界期望朝美雙方進一步拿出誠意、把持理性、鞏固成果,真正爲恢復六方會談相關議題預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