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紅旗公司』的一個取貨點被人潑紅漆泄憤
涉案人員胡某的住處已被警方查封
涉案商戶交易的銀錠(資料圖片)
2月24日,汕尾市海豐縣梅隴鎮上百名金銀首飾廠老板突然發現:當地負責供應白銀的銀料商葉某等人『蒸發』了,一並失蹤的還有至少1.6億多元的巨額訂貨款。消息在當地引起軒然大波,汕尾市、海豐縣各級政府高度重視此案,警方對六名在逃銀料商發出網上追緝令。截至發稿時,已有兩名涉案銀料商表示願意投案自首。
29日,羊城晚報記者在海豐縣梅隴鎮實地調查了解到:該案或牽出一個精心編織的『炒銀』騙局。
文/圖羊城晚報記者王漫琪
小鎮上演『瘋狂的白銀』
踏足海豐縣梅隴鎮,人們會驚詫於這裡的『珠光寶氣』———首飾加工廠、商鋪林立。自從上世紀80年代末首家港資企業在當地創辦首飾廠開始,20多年裡梅隴鎮已發展成為廣東省金銀首飾加工專業鎮。全鎮目前擁有首飾加工企業330多家,從業人員近2萬人,金銀首飾年產值近40億元。梅隴人總是驕傲地說,全國每十件金銀首飾裡,就有一件產自梅隴。
梅隴鎮本地並不出產白銀,金銀首飾加工企業必須購買大量的貴金屬原料,按照正常的途徑,廠家購買銀料一般向供應商取貨,以交易日當天的市場價標准購買。但從去年4月份開始,這一傳統經營軌跡被一群人改變了。梅隴一家首飾廠老板陳先生透露,當地人葉某、胡某、黃某等人聲稱能夠供應銀料,可以低於市場價的白銀價格從他們手裡拿貨。由於葉某等人提供的銀錠原料上都用紅筆畫了一個三角旗標識,當地稱之為『紅旗公司』。
低價白銀吸引了不少廠商前來訂貨,『紅旗公司』於是開始提出訂貨條件:每塊銀錠(15公斤)預付5萬元訂金,交貨時按照交訂金時的市場價結算。『紅旗公司』起初是交易現貨,沒多久變成了交付訂金十天後纔交貨,而且預付訂金也從5萬元降低到2萬元,此舉無疑對采購白銀的商戶的吸引力大增———由於白銀每天的市場價都有波動,只要交貨日的銀價高於訂購時的價格,購買者即可賺取差價,反之則有所虧損。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銀飾加工廠老板向記者坦承,采購的銀料除小部分用於加工用材外,其餘都轉手炒賣。
陳先生在梅隴經營首飾加工廠已十多年,他告訴記者,從去年5月開始與『紅旗公司』進行白銀交易,『訂金都是打到葉某朋友或親戚的私人賬戶,到了約定時間就到指定地點取貨,他們很講信用,從不拖欠貨物,甚至可以先取貨,當天晚上再結清餘款。所以大家都很放心。』陳先生說。於是,越來越多的首飾廠、商戶加入訂購者行列,連廣州、深圳甚至東北等地客戶都知道在梅隴可以購買低於市場價的白銀,紛紛前來購買,後來發展到連當地的不少群眾也參與這場『炒銀』游戲中。
炒銀游戲成了『無底洞』
據了解,葉某等人的銀料系以市場價從外地購入,為何能在梅隴以低於市場價的價格賣出?當地一位從事白銀原料供應的知情人士阿森介紹:『紅旗公司』是通過低價來吸引廠家下訂金,賭的就是白銀的行情,如果白銀價格跌幅較大,他們就可以大賺,反之則需更多資金以填補銀價上漲或不跌不漲造成的窟窿。據透露,『紅旗公司』在去年銀價大跌期間至少賺了六七千萬元的差價。
今年春節前後,梅隴各首飾加工廠為了新年的開工計劃,紛紛向『紅旗公司』下訂金購買白銀,也有不少人趁銀價上漲前下訂金,准備開春後出售,於是『紅旗公司』在短短數月內就收取了上億元訂金,然而,交貨時間也延長至20天,與每噸白銀的市場價的差價也不斷拉大,大約低了40萬元至50萬元。陳先生受親戚、朋友的委托,加上自己的資金共投入了600多萬元訂金,而李先生則支付了100多萬元,甚至連自己的房產也抵押了。
春節過後,白銀價格上漲,從節前的600萬元/噸漲到700萬元/噸。正當人們眼巴巴地等著『紅旗公司』交貨時,2月24日下午,一個如晴天霹靂的消息在梅隴鎮迅速傳開:葉某、胡某、黃某等供應商全部失蹤了,平常用於提貨的三個發貨點均已人去樓空。心急如焚的廠商們紛紛自發統計被騙人數及涉案金額,並於26日向當地警方報案。記者29日獲悉:從案發至29日下午5時,已在公安機關登記的涉案商戶為140人,涉及訂金1.6億多元。
門外漢竟能『操控』銀價
事實上,排除逐利因素之外,梅隴有不少首飾廠家是被裹脅著卷入了這場騙局。李先生便是其中之一。在炒銀熱潮初期,謹慎的李先生本是以市場價從外地購買銀料,然而到了去年11月份,外地客戶給工廠下訂單時竟明確提出:要按『紅旗公司』的白銀售價進行結算。『如果繼續以市場價買銀,這生意就根本沒法做了。』李先生被迫無奈向『紅旗』訂購白銀。銀料供應商阿森認為,『紅旗公司』的定價成了影響梅隴乃至國內首飾行業銀價的『標杆』,其行為已攪亂了白銀市場。
『紅旗公司』究竟是什麼人在操控?阿森說,『紅旗公司』低價攬訂金的做法對梅隴當地的其他銀料供應商的生意衝擊很大,與葉某等人接觸後,發現葉某對白銀知之甚少,甚至分辨不出白銀的種類。而葉某本人在去年4月份開始涉足白銀貿易前,是名其他行業的普通職工,年僅26歲左右。其『合伙人』胡某是其大學同學。據了解,目前汕尾、海豐警方以涉嫌詐騙對葉某等人進行立案偵查。
2月29日上午,記者循線找到梅隴鎮聯華新區五巷的一座民宅,這裡正是『紅旗公司』指定的三個發貨點之一。一走近,便看到發貨點的鐵門緊鎖,門上貼著當地警方的封條,最刺眼的是門口的牆上已被人潑了鮮紅的油漆,寫著『胡某還錢』等大字,地面有幾個被砸爛的裝銀錠的木箱。在梅隴中路一處臨街鋪面,也同樣被人潑上紅油漆,寫上『還我3億血汗錢』等字樣。
案件發生後,汕尾市、海豐縣高度關注,記者獲悉,當地主要領導多次要求把該案作為當前維穩頭等大事來抓,積極妥善處置,同時加大偵查力度,盡最大努力把商戶損失降到最低。
連日來,海豐縣主要負責人多次上門做相關人員親屬的思想工作,動員涉案人員投案自首,盡快妥善處理。公安機關經調查摸底,已對葉某等6名在逃人員發出網上追緝令。記者發稿前獲悉:已有2名在逃銀料商表示願意投案自首。
王漫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