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他是一名理髮師,卻“精通”三十六計,爲了得到學徒身上的一條金項鍊,他絞盡腦汁,步步爲營。
25歲的呂某,雖然只有小學文化,但頭腦靈活,學過汽車修理,進過服裝廠,後來改行當了理髮師。
本來,當理髮師也挺好的,收入還算不錯,但沾上賭博的呂某根本就沒有心思正常上班,整天想着,有朝一日能一夜暴富。
這不,爲了還賭債,他瞄準了自己店裏學徒脖子上的一條金項鍊,先是上演噓寒問暖,然後假裝請客灌酒,最後以一招“金蟬脫殼”,成功得手。可惜的是,雖然時隔了4年,他最終還是被“甕中捉鱉”。
套近乎、灌猛酒,都無功而返
時間要拉回到2008年年初,呂某還在東陽城區的一家理髮店上班,店裏有一個來自溫州的學徒小周。小周的家境很不錯,脖子上的那條黃金項鍊金燦燦的,格外奪眼球,毛估估起碼有40克重。
“好傢伙,如果把它當掉,好大一筆錢呢。”,因爲當時已經債臺高築的呂某像是找到了“救命草”。
自此,一個陰暗的想法應運而生,呂某開始步步爲營。
先是對小周相當客氣,在工作上他還特別地照顧小周,經常給小周開小竈進行指導。關係慢慢地拉攏後,剩下的就是等待時機動手了。
“那段時間我賭博輸了很多,急需錢。”呂某說,周圍的朋友覺得,不如趁小周不注意,“明搶”算了。
說幹就幹,2008年4月19日晚上,呂某呼朋喚友在中山路的一家飯店請小周和他的幾個朋友吃夜宵。
呂某盤算着,死命地給小周灌酒,等他喝得差不多後再動手。
讓呂某大跌眼鏡的是,這個小周酒量超好,喝了好幾個小時都沒喝醉,他只得作罷。
當晚,呂某躺在牀上,翻來覆去睡不着,他越想越不甘心,最後,他終於想出了一條金蟬脫殼之計。
他耍了招“金蟬脫殼”
第二天上午,呂某單槍匹馬上陣。
他先是找到小周,說自己想借金項鍊,“就是借戴一下,這樣看上去顯得有錢一些,我出去向別人借錢成功率也會高一點。”
小周並不太相信呂某,可又不太好意思拒絕,“借你戴一下也可以,但必須有我在身邊。”
見小周鬆了口,呂某彷彿看見了曙光,他馬上帶小周前往一家餐廳,說是要請吃飯。
在出租車上,呂某再三請求,毫無防備的小周就把金項鍊拿下來給了他。
到了餐廳,兩人邊喝邊聊,看起來一切都很正常。但呂某的心裏已經翻江倒海,尋思着要如何儘快脫身。
正在發愁沒有藉口的時候,呂某的手機響了。一陣竊喜的呂某對小周說:“我去樓下接一個人。”
小周不疑是計,就沒有步步緊跟。
小周在原地等了好久,呂某都沒有出現,電話也始終沒人接聽,小周這才意識到中計了。
原來,呂某下樓後,直接攔下一輛出租車,趕到吳寧西路的一家寄售店,將項鍊以每克170多元的價格典當掉了,獲得贓款6800元。
當天作案得手後,呂某馬上逃到了義烏,之後又到過杭州、山東、江西等地。今年2月27日,潛回東陽入住於城區某賓館的呂某在東陽警方“新亮劍二號”專項行動中落入法網。目前,東陽市東陽江鎮犯罪嫌疑人呂某因涉嫌盜竊罪被東陽市公安局刑事拘留。
本報通訊員朱一紅本報記者侯明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