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冀中能源峰峰集團薛村礦七旬老人梁紅霞12年來用微薄的低保收入,先後救助流浪者50多名。她的善舉只為向當年幫自己找到流浪兒子的好心人報答恩情。
病兒離家出走
幸遇好人相助
1990年,梁紅霞的愛人因病去世,兒子郭衛東由於父親離世和工作不順,在1992年得了精神分裂癥,媳婦留下一個女兒也走了。從此,一老一小一病人相依為命,全家沒有一點收入。
1999年2月,患有精神病的兒子摔碎了家裡的鍋碗瓢盆、砍倒了家外碗口粗的樹後,離家走失了。梁紅霞苦苦尋找了9個月沒有結果,一個來自北京大興的電話帶來了希望。好心人見到郭衛東大雪天露宿街頭,一問三不知,拿來紙和筆,郭衛東纔寫下『峰峰礦務局薛村礦』。憑著這條線索,好心人找到了梁紅霞。
當梁紅霞和親戚趕到大興南各莊村時,兒子又不見了。好心人幫梁紅霞向當地民警求救,手寫了30張尋人啟事,發動全村人找兒子,最終在一個牆角發現了蜷縮著的兒子。梁紅霞掏出兜裡所有的錢要感謝好心人,好心人說什麼也不要。為了銘記這位叫高坤的好心人,梁紅霞把兒子的名字改成了郭坤恩。
梁紅霞家的悲慘遭遇引來了愛心接力。薛村礦為她安排了一間半公房,專門為她設置礦文化廣場管理員崗位,每月工資300元,還為她辦了低保,孫女上小學的書費、學費全部被免去。梁紅霞在回憶自己坎坷人生時說:『難、難、難,一言難盡;苦、苦、苦,苦在心裡;愁、愁、愁,愁起來沒頭;盼、盼、盼,盼望生活能改善;喜、喜、喜,全靠企業大家庭。』
餘生向善報恩
救助流浪者
梁紅霞暗暗發誓:要用餘生向善報恩。2010年8月,薛村礦文化廣場來了一個精神失常的小啞巴。看到小啞巴,梁紅霞想起了當年的兒子,『管他吃飯,幫他尋家。如果走不了,就一直照顧他。』梁紅霞一日三餐給小啞巴送飯,為他洗臉洗衣,小啞巴在薛村礦安了家。
兩年多來,梁紅霞都是這樣做的,特別是逢年過節,會給小啞巴送去餃子、月餅。梁紅霞說:『我們全家買了4個月餅過節,也要給啞巴送去一個,大家吃啥就給他吃啥。』為了找到小啞巴的家,梁紅霞帶他理發照相、制作尋人啟事。梁紅霞說:『只要一天找不到,我就每天給他做飯吃,希望能有奇跡出現。』
除了小啞巴,12年來,梁紅霞還先後救助流浪者50多人,最多時一天為4個人送飯。流浪人中大多有精神或智力等問題,常常滿身惡臭、骯髒不堪、行為怪異,梁紅霞從不嫌棄。
2002年冬天,一名40多歲的流浪女人4個腳指頭被凍爛,整天從垃圾堆裡撿吃的,見人就罵。梁紅霞一點點靠近她,消除了流浪女人的戒備心,終於為她送上了熱飯。梁紅霞打來熱水,為她洗腳搓腳、涂上藥膏,直到凍瘡痊愈,一直把她照顧到被附近村的一戶人家收留。
梁紅霞救助時間最長的是一名70多歲的流浪老人。2003年冬天,她發現老人住在大垃圾箱裡,生活不能自理,便傾注全部心血,給老人清洗送飯,堅持照料3年,直到老人離世。
2009年臘月二十八,有個流浪小伙子在大街上哭。他告訴梁紅霞,自己在外給老板乾活沒有領到工資,過年回不了家。梁紅霞就回家拿出120元錢,又買了油餅,還為小伙子買了回河南的車票。小伙子跪在地上不停地磕頭喊著:『奶奶,回去吧,回去吧……』
『我每次看到流浪者心裡都不是滋味。十幾年前,我的兒子因為精神分裂癥離家出走,要不是好心人,孩子早餓死了。我理解流浪者家人的感受。人應該知恩圖報,如果不去送一碗熱飯、不去搭一把手,我都覺得對不起自己的良心。』梁紅霞說。
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