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國家統計局昨日表示,今年2月份CPI指數同比漲幅下降至3.2%,創20個月新低,而且明顯低於3.5%的一年期銀行存款利率,這意味著負利率暫告一段落。對此,不少網民歡呼雀躍,筆者的一位朋友甚至昨日下午全力殺入A股。不過,股民還需理性看待,告別負利率終究是好事情,但不可以過度欣喜。
負利率意味著老百姓手中銀子處於貶值狀態,而在正利率的環境下,如果將閑錢存入銀行,還可以錢生錢,老百姓有理由樂一樂,也該樂一樂。
對股民來講,CPI回落預示著貨幣政策不會像去年那樣收緊,票子多了,自然有賺錢的機會。而且從未來CPI超過4%的機會應該不會太多。因為,國內農產品價格是CPI的主要組成部分,據商務部數據,食品批發價格已連續四周下跌,今年以來的跌幅達到5.2%。去年飆昇至歷史最高水平的豬肉價格今年也下跌5.4%。所以,可以預計,未來兩個季度CPI將繼續緩步回落過程,有機構預測今年全年漲幅約3%,個別月份會降至3%以內,如摩根大通預計在今年第3季度之前,通脹率將會持續回落至2.8%。通脹壓力降低意味著政府將有更大的選擇范圍去實施舒緩措施,以應對經濟增長下行的風險,貨幣政策在靈活中漸松,市場流動性相對緩解,股市上漲是大概率的事情,買點股票理財可能要好過買基金或者債券。
不過,投資者依然還需要保持理性,筆者上述朋友拿『身家性命』來押注的做法不值得推廣。因為,即使CPI下來了,但未來潛在壓力仍未完全解除,央行會不會放水,存在不確定性。2月份CPI漲幅下降到3.2%,幅度超出不少經濟學家們的預期。但去年春節在2月份,物價對比的基數較高,並不能真實反應物價動態變化,3月份會不會反彈還有待觀察。
在全球央行都在向市場撒錢的態勢中,輸入性通脹也不可不防。數據顯示,2月份PMI購進價格指數昇幅擴大為54.0%,比前一個月回昇4.0個百分點。而輸入性通脹風險主要源於國際油價的波動。雖然今年布倫特和紐約原油價格漲幅均超過10%,但市場對伊朗局勢及市場對蘇丹、敘利亞及也門石油供應的懮慮,油價仍有進一步上昇的可能性。發改委成品油調價窗口已打開,潛在的油價上昇壓力終將傳導致C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