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看這位智慧媽媽如何為孩子『松綁』
本期登場:《陪孩子走過高中三年》 (北京大學出版社)劉稱蓮著
14
在書中你看不到有關家庭教育的空話、套話,也沒有千篇一律的口號,有的都是源自真實生活的點點滴滴:媽媽和女兒一起『崇拜』周傑倫,陪女兒走出失戀的陰影,爸爸送給女兒的成人禮,一起去看流星雨……記錄了父母用愛和智慧支橕孩子走過高中三年的全過程。
一個人做事有了明確的目標,把目標當做動力,再加上積極的心態,自然就不會覺得累,而成了一種享受,他要做的事情也就沒有理由不成功了!
我的女兒資質平常,從小到大學習成績雖然不錯,卻很少拔尖。令人欣慰的是她一直喜歡學習,享受著學習的樂趣,幾乎從沒流露過厭學的情緒,且擁有一顆非常陽光的心。
上了高中以後,她變得更加勤奮,而且自覺地總結學習方法,應用到平日的學習中,所以到後來她的學習成績一步步提高了很多。
我感覺女兒能努力學習,跟她早早就確立了明確的目標有很大的關系。
這樣的感覺,是從我自身的經歷得來的。我小時候在農村,學習就非常用功,當時我的目的很單純,也很功利,就是要考上大學離開農村,每天穿乾乾淨淨的衣服,在辦公室裡上班。因此,當身邊的小姐妹們個個都覺得學習很苦而紛紛輟學回家的時候,我始終跟著村裡的幾個男孩子每天跑幾十裡地去上學,甚至後來連村裡男孩子都輟學了,我還一個人跑到縣城、跑到市裡去讀書。正是有那樣一個明確的目標,我纔能不斷地努力學習,最終考上了大學,離開了農村。
這個故事我在女兒小時候就常講給她聽,讓她明白了讀書確實是可以改變命運的。女兒小學四年級時,有一次她的班主任老師見到我說:『你女兒了不起啊!』我問怎麼了,老師說:『她在班會上發言,竟然說出「知識改變命運」的話來,真讓我震驚。』
原來班會上,老師讓同學們自由發言,女兒竟然講了我和她爸爸從農村出來的事情,還說如果不是爸爸媽媽好好讀書,考上大學,把她帶出來,她可能還在某個希望小學而不是現在的學校讀書,總結的時候竟然用上了『知識改變命運』這樣『高水平』的句子。
其實,我和我先生後來也一直都沒有放棄過學習,除了有空閑就讀書之外,有機會我們也去參加各種培訓和進修。
身教勝於言傳。家長平日自己不斷地去學習,用學到的知識武裝自己,使自己的人生更加豐富多彩,這榜樣的力量比一遍一遍催孩子學習要大得多。
哈佛大學曾做過一個研究,測試一些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這些學生的家庭背景、智商水平、學習成績等情況都差不多。測試的題目有兩個:第一,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第二,你實現這個目標的計劃是什麼?測試結果有3%的人寫出了清晰的目標、詳細的計劃;有13%的人寫出了大概的目標和計劃;還有84%的人還沒有想過這兩個問題。10年過後,那3%的人的收入是那些沒有目標和計劃的人的10倍;寫出了大概目標和計劃的人,其收入是沒有目標計劃的人的2倍。
可見,成功是屬於那些及早確立目標的人的。然而孩子閱歷尚淺,對於將來的事業、前途等在大人看來重要的事情,他們大多時候概念還很模糊,需要家長幫忙明確。
明天請看:幫女兒規劃她將來的職業生涯
劉稱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