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近日,北塘漁港岸邊一項“復古”工程正在加緊建設,每天都吸引着很多市民前往參觀。這就是北塘老漁民正在建造的古帆船,它的設計者是一位79歲的北塘人,而其建造者很多都是當年的老船長。
每塊木板都一絲不苟
據北塘海洋漁業協會負責人介紹,上世紀80年代之前,北塘漁船幾乎都是木帆船。其船型沿襲了乾隆年間的帆船船型,兩百多年間幾乎沒有太大變化,北方人稱之爲“門定子”。帆船在海上航行,主要利用風力張帆行駛,主要推進裝置爲帆具,以櫓、槳和篙作爲靠泊、起航和在無風航行、弱風航行時的輔助推進裝置。
據瞭解,正在建造的這艘帆船完全按照古帆船的船型、構造和比例建造,使用了紅松木、落葉松木和槐木木材。帆船長12.6米,寬4.4米,船深1米,共設兩個帆,桅杆長15米。帆船船身從下至上由水棧、大棧、大臘、古板、洽子五塊木板連接而成。每一塊木板的長、寬、厚都參考了古帆船的數據,靠近船底的木板厚5釐米,船幫的木板厚8釐米。
爲年輕人留歷史見證
正在建造的這艘古帆船的設計者是79歲高齡的老北塘人趙鴻麒。趙鴻麒1933年出生,從13歲開始就隨村民出海打魚,期間做過海洋運輸,往返天津、山東、上海等地,逐漸掌握了駕駛帆船的技巧。從1958年開始,趙鴻麒又隨生產隊建造、維修帆船。他既是熟練的木工,又是經驗豐富的船工,堪稱北塘有名的能工巧匠。
“過去北塘出海時百舸爭流,揚帆遠航,氣勢壯觀,然而卻沒有留下影視資料。”趙鴻麒說,現在北塘懂得建造帆船技藝的人屈指可數,能夠熟練駕駛帆船的人更是鳳毛麟角。如今,北塘漁民協會複製古帆船,既給北塘的老人增添了些許回憶,又爲現代年輕人增添了見證歷史的依據。現在,每天建造帆船的師傅,除了兩名木工外,都是當年的老船長。
“五一”前出海試水
據北塘海洋漁業協會負責人介紹,帆船從2月28日開始鋪設船底,到現在船殼已初見雛形。昨日,帆船圓大口(即帆船船頭船尾木板磨邊),造船者放鞭、燉肉,爲帆船慶賀,這標誌着帆船的輪廓已經基本建造完工。
船殼建造完工後,還需進行帆、舵、圍等相關配套的加工建造。按照施工進度,預計4月份,帆船將全部建造完工。屆時,帆船將下水試航。“五一”期間,古帆船將成爲北塘漁港的一景,吸引全國各地更多的遊客。本報記者檀昕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