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報訊(記者劉琳)買房是一個人甚至一個家庭一輩子的大事。因為經濟能力,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貸款購房,可如果在申請貸款的過程中一旦出現差池,銀行不能如期放款,那麼購房人面臨的不僅是夢想的破裂,還有開發商高達數萬元的違約賠償。在交通銀行芳群園支行,個貸客戶經理鄧宣負責的一位客戶不久前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
昨天,記者在交行芳群園支行見到了鄧宣。他是一位年輕的個貸客戶經理。在同事眼中,他做事認真,而且有一副熱心腸,多次幫助客戶協調解決申貸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鄧宣回憶說,那還是在去年年底,來做個人貸款按揭的張女士,購買了交通銀行提供按揭服務的『林肯公園』項目的三套商鋪。但是,在為張女士辦理貸款發放前的審批過程中,鄧宣發現了張女士提交的資料很多地方都有出入。
『比如她的婚姻方面,她自己寫的是未婚,但經過我們核實,發現她是離異,獨自帶著一個孩子;她的一筆汽車貸款也有11次逾期記錄。』這些問題在銀行看來,征信記錄不佳,很有可能拒絕放貸。如果要繼續貸款,則需要客戶配合補充大量資料。
這件事急壞了對銀行個貸業務一竅不通的張女士。因為按照購房合同的約定,如果不能正常批貸放款,房子不僅打了水漂,開發商還要收取數萬元的違約金。鄧宣說,當時他感覺到了張女士的焦慮,一邊疏導她,一邊解釋問題出現的原委。原來,這個項目銷售時間是在2009年底,但竣工備案放貸前審批的時間是在2011年,在這期間,客戶的資信等情況發生一些變化是正常的。
『說實話,我自己至今是個無房戶,2003年剛參加工作的時候,當時沒有多少積蓄,等攢夠了首付,房價又打著滾兒地往上漲。所以來我們行辦貸款的客戶,我都特別理解他們的心情。』采訪中,鄧宣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將心比心』。他說,自己沒有簡單地拒絕張女士的業務,而是本著替她解燃眉之急的服務宗旨,通過前前後後幾十通電話,全面掌握了張女士信息變化的具體原因。在梳理分析業務風險後,協助張女士補充了相關資料。
但最後的問題聚焦到張女士個人征信報告中的一些基本信息數據上。鄧宣說,他在確認張女士個人信用記錄良好,只是一些之前數據傳遞出現偏差後,向張女士逐筆了解出現逾期的原因。當確認非惡意拖欠後,他幫助張女士一起在人民銀行征信部以及其他商業銀行之間進行溝通協調,終於重新滿足了上報審批的條件。
為了不讓客戶承擔購房違約的風險,那段日子,鄧宣加班加點整理材料,反復同審查審批人員溝通,最終在很短的時間內將張女士的個人商鋪按揭貸款全部審批放款完畢。
順利拿到房產鑰匙後,張女士非常感動,她知道,像這樣的業務,每家銀行的客戶經理每天都要處理很多筆,但她沒有想到的是,鄧宣並沒有因此麻木機械地處理業務,而是站在她的立場上,急她所急。不久前,她還專門制作了一面『客戶至上,愛崗敬業』的錦旗送到了芳群園支行。
鄧宣謙虛地表示,這是對他服務的肯定,更是對交通銀行的肯定。他也特別提示想要辦理貸款的市民,平時千萬不要忽略逾期還款這樣的『細枝末節』,往往這些因素會直接影響個人征信,導致不能獲得貸款。
文並攝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