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昨天下午,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王勝俊向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
王勝俊說,2012年要著力完善接受監督機制,促進司法公正,其中要『更加重視新聞輿論監督,更加關注網上輿情,及時回應社會關切,不斷加強和改進人民法院工作』。另外,要懲治刑事犯罪,注重保障人權。
□重點解讀
加強司法公信建設
『加強司法公信建設,堅持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健全人民法院執法辦案考評機制,進一步提高審判質量、效率和效果』。
>>解讀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康為民說,加強司法公信建設,這是針對目前司法公信力還不夠高提出的要求。
他說,提高司法公信,首先是案件質量經得起法律、歷史和輿論的檢驗。『不能做到公正司法,就不會有司法公信力,也沒有社會的滿意度』。他還說,引導少數當事人由攔領導車、上網等非正常渠道到法律渠道解決問題也很重要,『否則通過鬧等方式反映問題,反而使司法受到影響』。
康為民說,法院還加強了對審判的管理,很多法院設立專門的審判管理辦公室。從案件的審理期限到案件質量、文書質量進行清查,還吸收法院外的專家評查。 更加關注網上輿情
『注重聽取社會各界和基層群眾的意見;更加重視新聞輿論監督,更加關注網上輿情,及時回應社會關切,不斷加強和改進人民法院工作』。
>>解讀
康為民說,報告用詞很精准,對新聞輿論監督和網上輿情分別是重視、關注。『輿論監督較為規范,規范的監督我們重視,監督的對的,要采納意見改進工作。但網上輿情要復雜一些』。
他說,目前網絡管理不是很健全,跟帖的聲音有可能被少數人操縱,比如僱水軍,也可能是自發的,『網絡意見形成一定的面,就必須關注』。因此,法院要加強和媒體的溝通與聯系,把渠道開闢得更暢通。網上輿情不能視而不見,涉及司法審判和個案時,如果網民不了解,須告知真相或做好解釋。
全國人大代表周曉光稱,社會輿論對司法乾擾很大,不能因為社會的輿論乾擾法官的專業判斷。
審理注重保障人權
『今年將繼續堅持以審判工作為中心,其中之一是著力發揮審判職能,懲治刑事犯罪,注重保障人權』。
>>解讀
全國政協委員邵秉仁稱,保障人權被寫入今年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這是司法當中的一個重大進步,特別是對犯罪嫌疑人不能強迫他自己證明自己有罪。因此,按照保障人權的這一指導精神,檢察機關和審判機關必須貫徹法律的規定,履行好自己的職責。
□其他熱點
高度重視小微企資金案件
高度重視小型微型企業因資金鏈斷裂引發的涉訴案件,盡可能采取調解、協調、和解方式化解糾紛,在切實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同時,幫助困難企業渡過難關、發展生產。
加強涉外商事和海事海商審判,制定審理船舶油污損害賠償、海上貨運代理糾紛等案件的司法解釋,完善相關案件審理規則。
確有極少數法官貪贓枉法
王勝俊在報告中說,『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法院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執行難、涉訴信訪化解難等問題雖有明顯緩解,但還沒有根本解決;司法改革有待進一步深化,有的法院司法公開、司法民主措施落實不力,效果不好。
有的法官大局意識不強,對法律精神、司法政策的理解存在偏差,一些案件未能有效實現辦案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有的法官司法作風不正,少數案件還存在程序不規范、審理超期限、文書不嚴謹等問題;極少數法官司法不廉,貪贓枉法,徇私舞弊,造成惡劣影響。
□去年回顧
審結食品犯罪案278件
去年,各級法院加大對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審結涉及『瘦肉精』、『地溝油』等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案件278件,判處罪犯320人;加強危害生產安全刑事案件審判工作,審結重大責任事故犯罪案件1400件,判處罪犯1876人。
依法行使死刑核准權,確保死刑只適用於極少數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
判處瀆職犯罪2.9萬人
各級法院去年審結貪污賄賂、瀆職犯罪案件2.7萬件,判處罪犯2.9萬人,促進反腐敗斗爭深入開展。
加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調解、自訴案件和解以及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嚴格減刑、假釋條件及辦理程序,完善審判工作與社區矯正銜接機制。
二審服判息訴率達98.99%
加強司法改革,努力實現司法公正。深化審判管理改革,加強案件質量評查,完善司法過錯責任追究機制,推動各級法院建立健全科學有效的審判管理體系,促進審判質量穩步提昇。
去年,各類案件一審後當事人服判息訴率為90.61%,二審後達到98.99%。
本版采寫本報記者王麗娜本報制圖何將
黨和國家領導人:
全國人大代表:
部委信息資料庫:
全國政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