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開欄
全國政協委員、笑星鞏漢林在全國兩會上建議,在國家公務員考試時,將按卷面書寫工整、拙劣直接計分;分值可佔考試總分數的5%或10%之間。他說:『試想,國家公務員,連中國字都書寫不好,這有損國家公務員形象。』
在筆者看來,笑星鞏漢林的這個提案值得商榷。當然,筆者這樣說,並不是為那些漢字寫得不好的公務人員開脫,只是覺得僅因漢字寫不好就被扣上了有損國家形象的帽子恐怕有些不妥。對於國家公務員而言,為人民服務應該是其主要的工作職責。其工作能力的高低、工作態度的好壞、道德素質的高低等,應該成為我們評判他們的主要標准與依據。至於漢字書寫得好不好,恐怕不應成為評判公務員的剛性指標,更別說上昇到國家形象的高度來考量。正如有網友所說一樣,公務人員在平時書寫之時,應該字跡工整,讓人看得清楚。其實這也是公務人員工作態度的顯露平臺。而筆者覺得,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公務員更應該努力提昇自身的工作能力,提高個人的道德素質,端正自己的工作態度,更好更多地去履行為人民服務的職責。試想一下,一個工作碌碌無為、個人素質低下的公務人員,即使其在書法領域獨領風騷,估計也很難稱之為合格而又稱職的國家工作人員。所以筆者覺得,公務員漢字寫得不好,或許對國家形象沒有多大影響與毀損。但是,一個工作態度惡劣、工作能力低下、不孝敬自己父母、毆打自己妻子的公務員肯定對國家形象有嚴重影響。
江西省原副省長胡長清的書法據說不賴,胡長清在任時,南昌許多店鋪和單位都以懸掛胡長清的書法為榮。胡長清也通過『潤筆費』斂財不菲。然而,隨著胡長清成為改革開放以來第一個因經濟犯罪被槍斃的省部級乾部,南昌也掀起『鏟胡字』浪潮。從熱捧到唾棄胡長清的書法,一些人的拍馬屁與跟風心理令人玩味。郴州原市委書記李大倫,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由於貪污巨款被判無期徒刑。正在服刑的李大倫說,現在心態好多了,常常把自己當成一個書法家,在獄中除了勞動,主要練書法。在許多人看來,練書法能夠修身養性,寫得一手好字的人也能贏得旁人不錯的第一印象。但是,透過上面的例子,也說明了一個道理——字寫得好未必就是好人。再看看古人,宋朝第八位皇帝趙佶,最擅長書法繪畫,其創立的『瘦金體』至今仍被書法界推崇,被認為具有極高的藝術造詣。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皇帝,在位期間重用奸臣,大量搜刮民脂民財,窮奢極侈,荒淫無度。最終,被金人俘虜,淪為亡國之君,客死他鄉……說了這麼多,只想說明,字寫得好固然是一個長處,但不能僅憑字跡判斷一個人的能力與品行的高低優劣。公務員的形象不是『秀』出來的,而是在為百姓服務中行出來的。如果公務員考試中,筆跡分真能佔據總分的5%或10%,必然會引來疑問:擅長琴、棋、畫是否同樣應當加分?若此,公務員考試可能淪為纔藝秀。
針對網速太慢、上網資費太高,全國政協委員、工信部原部長李毅中表示,『別把所有問題都歸結到壟斷』,指出將通過政府指導定價、運營商有序競爭解決。『中國和韓國等發達國家的網速,不要進行簡單的攀比,中國有13億人口,國情不同。』
對於中國的網絡運營商,筆者心中有的只是憤怒,不管資費有多高,服務質量有多差,都得任網絡運營商宰割,畢竟在這個信息時代,誰也離不開網絡。原工信部部長的李毅中,要求網民『不要攀比網速』,更是讓人傷心。中國的網民是在『攀比』嗎?希望網速提高是正常的合理的要求,而且我們接受的網絡服務是『價高質低』,要求提高服務質量,怎麼就成了攀比?將這種合理的要求說成是攀比,是在給中國網民嚴重受傷的心裡又撒上了一把鹽。有人說,不是有三家電信運營商嗎,還是可以選擇的,總會有一家適合你。這讓筆者想到了一個故事,是說一個人面對生死抉擇的時候,有三個選項,A是跳河,B是上吊,C是喝農藥,面對這樣的抉擇,其實選哪一個都是死路一條,只是死法不同罷了。現在網民使用網絡,就像這道選擇題,其實選哪個也是任人宰割,網民也沒有一點發言權,出現這樣的結果,不是因為壟斷是因為啥?而且,即使是電信運營商已經做到全世界最好了,網民也應該還有權利來要求其繼續提高服務質量,畢竟網民纔是電信運營商的服務對象,是通常被稱為上帝的人。而現在,對中國的網民來說,因為國情不同,距離上帝還很遙遠,只能是任人擺布,只能是逆來順受,不能有半句不滿。稍有說話,則被人扣上『攀比的帽子』。
移動上網成為時髦,拿著苹果iPad或是筆記本電腦,在戶外的陽傘下,一邊喝著咖啡,一邊上著網,這種場景透著一股悠然的小資味兒。我查了查通訊運營商的無線上網資費。以號稱速度最快的聯通3G無線上網為例,買一張3GB流量、期限半年、可全國漫游的上網卡要花費300元。3GB是個什麼概念?在網上看一個清晰度稍高(還不是高清)的電影就要用掉1.5GB左右的流量。也就是說,在戶外喝點咖啡、用無線網絡看倆電影的功夫,聯通就能掙您300元,這不是暴利是什麼?苹果最新一代iPad都支持4G網絡了,國內的3G資費卻還高高在上,恐怕美國人按美國的消費水平都會覺得『蛋疼』。俗話還說『一分錢一分貨』,既然國內的通訊運營商提供不了發達國家的網速,憑什麼收著與國外比肩甚至更高的資費?中國人口多,所以網速慢,這樣的理由看似堂皇。但是,按照這種邏輯,再高的運營投入別說除以13億人了,哪怕除以5億人(數據顯示,2011年底中國網民已超過5億人),分攤到每個網民頭上,費用也不會太高吧?所以,無論怎麼辯解,國內上網既慢又貴都無法被解釋為『合理』。
留日學生機場刺母9刀